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乡村博物馆建设为何要坚持文化主体性

红梅    2023-10-25 11:30:22    学习时报

随着乡村振兴的战略深入人心,乡村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体现文化主体性,保持其真实、丰富和独有的特色,如何在乡村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乡村博物馆形态促进新时代文化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建设乡村博物馆时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统村落再生的关键。文化主体性强调的是自主意识、凸显实现本土文化个性与多元包容性,特别是在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文化的生产和再造,是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动力。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着眼于文化的活力和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把握好文化主体性与乡村文化主体性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是当下乡村文化保护与传统村落再生的关键。对乡村来说,与其由外部力量对乡村文化进行解读或干预,不如直接由其文化实践者、经验者的村民来解读和展现自己的文化。这样的重要意义在于,当传统村落在面对现代化的挑战时,会面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而文化主体性为传统村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可以在维护文化传统的同时,与现代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确保乡村文化在变革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如此,文化主体性打破了“固化”的模式,鼓励传统村落面对自己文化中的问题、缺陷或不足,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文化主体性为传统村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其可以在自己的传统和价值观上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不仅仅是模仿或被动应对外部的冲击。同时,进入新时代,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从乡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血脉,不断巩固乡村文化主体性,也是夯实乡村文化的重要基础。
  文化主体性视域下的乡村博物馆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科学发掘、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上主动作为,掀起了建设乡村博物馆的热潮。在文化主体性的视域下,博物馆在乡村中的实践,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因此,在建设乡村博物馆之前,需要深入到乡村中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收集和整理乡村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深入了解乡村的核心文化和生活脉络,乡村博物馆才能真正反映乡村的魅力与精髓。一方面,乡村居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和传承者,对乡村文化有着最直接和深入的了解。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鼓励和支持乡村居民的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博物馆真实地反映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同时,乡村居民的参与不仅仅限于提供建议和信息,他们应被纳入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成为博物馆建设的共同参与者,甚至是决策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确保博物馆的内容和形式更接地气、更符合乡村真实生活的特点。也只有这样,乡村博物馆才能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活化石。另一方面,乡村博物馆应该不仅仅是对乡村文化的展示,更应该是对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的推动者。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吸引乡村青年、艺术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乡村文化的未来路径。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创意工作坊、学术研讨会和艺术展览等激发出乡村居民的创新意识,挖掘并传承乡村的独特价值,注重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建立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乡村博物馆不仅成为了一个保护和展示本地文化遗产的地方,更是吸纳、融合、创新的场所。当地民众受益于此,他们可以通过博物馆深入了解外部世界的文化进程,开阔视野。而对于外界来说,乡村博物馆成为了一扇窗,让他们亲密接触到乡村的真实生活、传统与风情。这种双向的文化互鉴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为乡村文化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文化主体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乡村博物馆实践。用博物馆理念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乡村博物馆新形态,是搭建对外交流新的桥梁,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也是文化主体性的一种新生活表达、新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首先,传统的博物馆强调的是物的收藏和展示,而文化主体性下的活态博物馆,是将整个乡村作为展览的空间,使得每个村民、每块土地、每件物品都成为了博物馆的一部分。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更强地突显了乡村文化的主体性。这种重新定义的博物馆形态不仅重新定义了对博物馆的传统认知,还让乡村的文化和生活得到了真实而鲜活的呈现。这种人文与空间的高度融合,使乡村活态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展示平台,而是一个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心。其次,整合式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或经济模式上的叠加,更是对文化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产生的不仅是文化的多元展现,更是对乡土文化自信的体现。从具体实践中可以看到,村民们不仅从中获得了物质回报,更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滋养。这样的整合式创新,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让每一个村民都深刻体会到文化自信的力量。最后,在活态博物馆的构建过程中,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乡村文化的自觉认知与珍视。这种主体性的细致呈现,是将村民的集体记忆、乡土情怀以及文化传统进行深入挖掘与再现。与此同时,主体性的强化也带动了村民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开始勇敢地尝试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打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新乡村模样。同时,这也为乡村振兴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通过深度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为乡村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半部无线电台
下一篇:石井书院:二朱过化 闽学开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