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原的南阳盆地,在汉代以前还是一块贫瘠之地。西汉时期,太守召信臣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改进并推广“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把南阳盆地改造成中原地区沃野千里的膏腴之地,被百姓尊称为“召父”。召信臣,字翁卿,西汉中后期九江郡寿春人,年轻时就博学多才,以明经甲科的身份被选拔为皇帝身边的郎官,后担任谷阳、上蔡、零陵等地的长官,又历任少府、谏议大夫等职。汉元帝建昭年间,召信臣被任命为南阳郡太守。
开沟建渠为民兴利
据《汉书》记载,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在了解到南阳缺水情况后,他首先对当地水资源进行调查。南阳郡地处秦岭、伏牛山之间,三面环山,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盆地之状。此郡四季分明,气温适宜,日照充足,地势平缓,本具有良好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但由于郡内只有白河、唐河两条水系流过,水量很小,涨落不定,因而灌溉不足。他将各地地势、泉流分布以及邻近的江河水况、塘堰大小等信息一一绘制成图,然后细加研判。
由于召信臣具有深厚的水利专业知识,很快他就拿出来一套科学有效的修渠方案,并组织百姓加紧施工。为了开渠,召信臣住在沿渠搭建的工棚里,每天都在渠边工地上奔走,巡查指导、指挥和督促渠道施工,时刻把握开渠工程进度,好几年都没有回家。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召信臣在南阳“开通沟渎(水渠)、起水门提阏(水库、堤坝、闸门)凡数十处”,灌区面积“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几十座渠道工程、三万顷灌溉面积,彻底改变了原来缺水干旱的状况,粮食年年获得丰收。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纷纷迁入南阳郡,以至于几年之内南阳郡的户口就增加了一倍以上。
改进并推广灌溉系统
召信臣经过多年的水利开发,破解了南阳盆地用水难的困局。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开发南阳水利工程时,巧妙地利用并改进了“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
“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湖北襄阳的白起渠,起初是为战事中的攻城而设计,它引汉水支流夷水,将五六个陂塘串联在一起,既有利于增加蓄水、加大水攻力度,又可以灌溉周围农田。由于此系统最早为攻战而设,故后来停战后便渐渐被人忽略。召信臣大胆改造“长藤结瓜”这一办法以解决灌溉难题,并制定出规范此类工程的几条原则:第一,充分利用一切水源,开发众多陂塘以调节容存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浪费;第二,充分发挥各陂塘调蓄作用,各陂塘间相互串联调节,克服孤塘水源得不到保证的缺点;第三,通过控制自流灌溉节点高程,尽量扩大自流灌溉面积;第四,利用陂塘联合蓄水,增强灌区抗洪能力,同时发展各灌区之间的水运交通。
在召信臣苦心经营下,南阳盆地逐步形成了陂塘星罗棋布、沟渠往来如织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在湍水流域,六门堨之上游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泽润不穷”,是个不断推动下游蓄水的梯形水库;六门堨之下游有干渠:“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在淯水流域,建有长八十里的召渠,筑坝引水,串联东陂、西陂、樊氏陂、豫章大陂等,其中光是豫章大陂就能“灌良畴三千许顷”;在沘水流域,还开发出大湖、醴渠、赵渠等陂渠。其中六门堨引出的水汇出29个陂塘,灌溉穰县、新野、涅阳三县良田5000余顷,兴利史长达1600多年,和都江堰、漳水十二渠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灌区。
钳卢陂是六门堨下最大的一处蓄水陂,占地6.3平方公里,蓄水可达1300万立方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水库。召渠是一座全程人工开挖的大型灌溉系统,于白河上游筑坝引水,主渠长达80多公里,支渠密密麻麻,主、支渠纵横交错,状如一棵大树的枝干。这些串联起来的陂渠,相互平衡供水,使南阳郡成为当时全国灌溉条件最发达地区之一。对此,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赞叹道:“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渟洿,亘望无涯。……其水则开窦洒流,浸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
颁“均水约束”保护水利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召信臣还特别重视水资源的调配管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如何有效地进行水渠和陂塘的管理、维护,召信臣对这些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细则和赏罚规定,并把这些规章一条条刻在石碑上,立在河渠、陂塘旁边,这就是“均水约束”。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肇始于汉武帝时左内史倪宽的“水令”,而召信臣的“均水约束”比“水令”更详细、更完善。“均水约束”的产生,对灌溉设施的维护起到了规范作用,也减少了水利纠纷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了南阳郡的生产发展与社会稳定。
召信臣在南阳治绩卓著,百姓们认为他的功劳可与蜀郡李冰、邺城西门豹并举。召信臣去世20多年后,汉平帝诏令天下推举那些为国兴业的贤臣循吏,召信臣便被百姓选了出来,朝廷为他建立了专门的祠庙,供众官和百姓祭拜。《汉书·循吏传》也对召信臣赞誉有加,曰:“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