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之交,权贵腐败,儒学式微。由此带来人心分离、伦常紊乱,招致了社会动荡、外强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朱熹(1130—1200年)等一大批以图存救亡为己任的理学家,纷纷振兴书院,阐发孔孟义理,培养经世人才,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闽北考亭的沧洲精舍,是朱熹亲手创办的书院。沧洲精舍,位处武夷山麓麻阳溪畔。沧者,绿水之滨,川流不息。朱熹建此书院,改原地名“龙舌洲”为“沧洲”,意喻静修养德、继往开来。该书院坐落处“考亭”(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相传因唐末侍御史黄子棱曾在此地祭父筑“望考亭”而得名。淳祐四年(1244年),宋理宗褒奖朱熹,赐沧洲精舍更名“考亭书院”。借此,朱熹携弟子完成了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圭臬的理学体系缜密构建,实现了原始儒学的守正鼎新,对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衰产生重大影响。
一代理学宗师的精神归宿
朱熹一生,与其教学相关的书院达67所。乾道六年(1170年),他先后在闽北创办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沧洲精舍等4所书院。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建于绍熙三年(1192年),是年朱熹63岁,在此授徒、讲学和著书立说,也作为晚年的定居之所。
为何择址考亭办学?主要源于朱熹的秉持忠孝。其父朱松,廉节儒士,北宋末年任福建政和县尉。朱熹年少时随父访学,途经建阳考亭。朱松盛赞这里地灵人杰,叹言:“此地溪山清邃,他年可以卜居。”朱熹14岁时父亲病故,他奉母迁居崇安县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投靠与父至交的刘氏族人,居此治学、入仕、成家立业逾50年。父之遗愿,却时时在念在兹。沧洲精舍,由家宅与教学场所两部分组成,宅名“清邃阁”即取自先父当年言及的“溪山清邃”,用作“尊德性道问学”的自勉,后人誉之“无异即‘夫子之道’”。阁门对联:“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直抒家国情怀。
凭借地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考亭三面临水、地势宽阔,村落比邻,民风淳朴,距建阳城仅三公里。恰闽北毛竹之乡、纸业兴盛,建阳辖内永忠里(今麻沙镇)、崇化里(今书坊乡)一带雕版刻印起兴,图书出版交易热络。“建阳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给文人著述、教材编撰及学术交流、学说传播提供了极大利好。
种种因素,促就了朱熹从崇安五夫迁居建阳考亭,书院重心随之转至。立命于考亭,朱熹潜心书院,著述育人,殚精竭虑。但时势造化事变,先是新帝立朝,又逢两湖动乱。从政功业难酬,随后又被朝中奸侫诬名“伪学”,蒙受“党禁”株连,但这一连串蒙难没有动摇朱熹“为往圣继绝学”。他固守考亭,讲学著述不辍,抗恶护道,矢志不渝。在身陷政治迫害和贫病交加中的人生最后一程,朱熹以非凡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完成修订《大学·诚意章》和《楚辞集注》。
考亭学派彪炳中华文明史册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与其创办书院相契一体。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时期,其完成《太极图说解》《论语精义》《孟子精义》《资治通鉴纲目》《西铭解》《近思录》等著作,已现雏形;在武夷精舍,其初步完成《四书章句集注》编纂,并撰写了《易学启蒙》《孝经勘误》《周子通书》《诗集传》《小学》等,架构已立;在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其写成《孟子要略》、《韩文考异》、《周易参同契考异》、《太极通书义》和《楚辞集注》之后,对《四书章句集注》做了最后的修订刻印,把理学发展至新的高峰。
历史上,通常把“南宋以来以朱熹为代表的学派”称为考亭学派。因朱熹学说达至完备的沧洲精舍在考亭,故有此命名。考亭学派以朱熹为核心,包括了蔡元定、黄榦、蔡沈、陈淳、刘清之、詹体仁、刘爚、林用中、方士繇、范念德、廖德明、陈宓、李燔、许升、辅广、杨楫、何镐、董铢、郑师孟等朱熹弟子262人,以及一大批后传者。考亭学派的精英骨干多为朱熹的书院门生,有从寒泉精舍开始的追随者,有武夷精舍“数十人”,沧洲精舍“数以百计”,他们或参与著述,或捍卫师道。
南宋时期,福建书院繁荣发展。据书院研究学者统计,北宋时期福建书院仅3所,南宋时期则多达57所。“闽北书院占全闽书院52%,其中大多为考亭学派学者所建。”其他书院也与考亭书院脉络相连,几乎都由当时的著名学者创建,或为考亭学派的前驱,或为后继。考亭书院“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带动了各地理学和书院以及整个中华文化的空前发展。
朱熹的理学体系从哲学思辨转化为官学与社会应用,考亭学派乃厥功至伟。
中华文脉的赓续与绽放新光
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在考亭病逝,临终前将深衣和著作授予弟子黄榦,手书:“吾道之托在此,吾之盛矣。”黄榦留守沧洲精舍,奉孝朱熹三年,引领考亭学派,持续讲学倡道,直至衔命任嘉兴石门酒库,离开考亭。遵朱熹遗嘱,其子孙后代迁居建州,沧洲精舍衍变为祭祀朱熹的地方。
千古流芳,世代景仰。为缅怀朱熹和考亭学派的历史功绩,宋末以来,沧洲精舍经历了数十次修葺,多由朝廷或地方主政官员主持,或扩建,或重建,规模逐渐扩大;或办“义学”,辟有学田90亩至500亩不等。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知县刘克庄在考亭始辟“朱文公祠”。宋理宗赐名“考亭书院”后,福建转运使史季温于淳祐十一年(1251年)重建清邃阁,名“燕居庙”;咸淳九年(1273年)当地官府立“文公阙里”坊。明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蒋诏建“恩荣”石牌坊,立于书院门前,保存至今。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御赐“大儒世泽”匾额;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诏升朱熹配祀孔庙十哲之列;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玄烨皇帝为《御纂朱子全书》作序,评价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考亭书院主殿“明伦堂”因此更名“集成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观察使叶健庵重修考亭书院,并绘制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格局实景图。新中国成立之前,依托考亭书院先后创办了建阳县第六国民学校和建阳县立初级中学。1946年,因水文、地理变化等原因,建阳县立初级中学迁往县城,从此考亭书院中断办学。新中国成立后,考亭书院遗址、遗物被列为省级文物管理和保护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注朱子文化遗迹保护、朱子理学研究和传承工作。1998年10月,他考察调研考亭书院重建工作,绕走文公祠一圈,在石牌坊下驻足良久,仔细了解朱子生平事迹和书院的前世今生。得知南平市保存了相关史料,成立朱子文化研究会,着力弘扬朱子文化,他语重心长地嘱咐:“你们有这些文物史料,要加强保护和传承。”此后,建阳市(现为建阳区)加大了对考亭书院的保护力度,在重建时尽全力保留古迹、保持原貌,把朱子文化弘扬出去。
进入新时代,考亭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再现生机。2019年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考亭书院进行了整体规划和重建,重建后占地总面积300亩,建筑设施以道原堂、集成殿、太极广场和庆云楼为主体,分别展示讲学、祭祀、藏书等功能;配套建设了由明理苑、劝学苑、博学苑组成的观书园,“其规模远超考亭书院史上任何一次重建”。
考亭书院的现代重建及其如何与时偕行、绽放新光?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赓续文脉,转化创新。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朱熹园时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为办好考亭书院、推动书院复兴提供了遵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福建社会科学院联合设立宋明理学研究中心,近年来与福建省和南平市每年一度共同举办“考亭论坛”,吸引中外学者纷至沓来,围绕“中华书院复兴及其当代价值”等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取得一系列新成果;由港澳台侨青少年学子组成的各类“朱子之路”研习营参访考亭,了解书院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学术团体在这里举办“考亭书院大讲堂”讲学活动,面向大众,形成制度,受到热烈欢迎。
(作者系中国朱子学会顾问,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