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作为造型艺术史上最经典的器形之一,它名称的来历却大为可疑。
虽然宋代已是大为流行,梅瓶的称谓,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明代。古诗文中更不见踪迹。至于为何叫梅瓶,也完全没有线索。现今流行的说法:“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出自《饮流斋说瓷》。作者是民国时人。这当然不出于考证,而是作者的猜测,但听上去有理有据,不由人不信服不流传。
这实在太过奇怪。既然千余年来广受欢迎也从未中断,何以连名称都搞不清楚?
另一处奇怪,是今天所见的梅瓶绝大多数都没有盖,但宋、元代的梅瓶,偶见有盖的。如果是插花,为何要有盖?
其实梅瓶在宋代被称作经瓶,作用不是插花却是装酒,是标准的酒瓶。所以有盖的梅瓶,非但不奇怪,而且原是正宗。而明代之前没有盖的梅瓶,很可能只是盖丢了。
不过到了明代,不再以梅瓶装酒,因为器形优雅,成了纯粹的摆件,或作插花。
以《饮流斋说瓷》中的猜测,视觉的焦点自然容易集中在瓶口。这当然是梅瓶的一大特征。不过说美人之美仅在口小,当然是委曲了美人之美。总的来说,小口,丰肩,修身,算是它的特点。不过,历经千年,梅瓶其实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标准。
宋代的梅瓶,大体分瘦高与矮胖两类,前者常见精彩之作,是宋代梅瓶的代表,后者就大大不如,无足轻重。
元代延续的是宋代高挑的样式,只是肩更丰,气壮,显出蒙古人的风采,传世梅瓶中常见有盖的,盖像尖顶的帽子,更显得威武。高安出土了六件元青花梅瓶,就都有盖,六件为一套,六个盖子里分写了六字:礼、乐、射、御、书、术。看来,是要装文化的酒。
明代梅瓶大受宫廷喜爱,器形上有了大的变化,器身变矮,显得丰润秀美。
明代制瓷工艺大发展,装饰手段层出不穷,青花之外,五彩、各色釉彩、你唱我和,异彩纷呈。但我最喜爱的是台北故宫的甜白釉暗刻梅瓶。器身温柔敦厚,釉面温润,如美人肌肤。色只是干干净净的纯白。在一众热闹中不声不响却更引人注目。暗刻的花纹如果不近身细看,无从觉察,有如美人藏起的纹身,只让最亲近人细观。
这无疑成为整个梅瓶历史上最经典的完美造型。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清代的梅瓶,都以此为模范。
可有趣的是,明代中期的梅瓶,却没有延续这一经典,一味求新求变,新是新了,变是变了,大多却变得奇奇怪怪,比如瓶口刻意的伸长,常似乌龟的颈项。瓶身有时像宋代一样拉升,却不显修长,像是粗手笨脚的村妇。也有处理得好的,像是回到了宋代。
清代也不是一味继承,康熙时有一款创新,就新得精彩。看似简单,不过是口部多了两道弦纹,而肩上刻了一道月牙,足部微微外展。这几处小小的变化就让它在梅瓶的大家族中很有鹤立鸡群的气概。
器形之外,装饰手法之丰富,更是叹为观止,蔚为大观。
梅瓶从酒瓶转身而为花瓶,今天看来,花雅而酒俗。但古时未必,太白斗酒诗百篇,老杜虽不嗜酒,《饮中八仙歌》却写尽饮者风流。如今真有商家把梅瓶又做成酒瓶,有做得好的,很为酒添几分风雅:喝完酒,刚好摆家里插花。
文并图/涂睿明(瓷文化学者、作家、知名瓷人、景德镇长物居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