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是记载先秦时期吴、越两国历史的重要历史古籍,它拟《春秋》略吴、越,决意“览史记而述其事”而作,其与《吴越春秋》代代相传至今,为我国以后出现大量地方志开创了范例。
(一)
由于缺失散佚和成书时记载不明等因素,《越绝书》的真正作者尚无定论。从《越绝书》末篇隐语中推究,《越绝书》的作者是会稽人袁康和吴平,此说法影响很大,因此被清代的官修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用。作为古典文献,《越绝书》是一部史书,但其既不像编年体“依时而述”、国别体“依地而述”,也不像纪传体“依人而述”,这让目录学家在其分类上无所适从。《万历绍兴府志》卷五十八记载,“其文奥古多奇,《地传》具形势,营构始末,道里远近,是地志祖”,于是有人附和并直接将此书称为“地志之祖”,于是有了“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之说。
(二)
《越绝书》成书早,很多版本早已失传。据隋唐书志及《崇文总目》所载,《越绝书》原书为16卷,内纪8篇、外传17篇,共25篇,但今存《越绝书》诸版本均为15卷,19篇,有“经传”之别和“内外”之分。“经者,论其事,传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讬意。”外传12篇,内传5篇,内经2篇。各篇目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但又“一事而复见数篇”。所以,根据各篇目主题分为4个层次。
首尾两篇属序跋。首篇简单点明本书的命名缘由,阐述创作依据和创作意图,“欲以贬大吴,显弱越之功”,补史之阙,扬越之功。末篇内容比较庞杂,和首篇一样,阐述写作目的,“发愤记吴越,章句其篇,以喻后贤”,阐明篇章次序“始于《太伯》,终于《陈恒》”。
书的主体部分共17篇。5篇记述吴越两国勾践、夫差时期的征战。分别以《荆平王内传》《吴内传》《纪策考》《纪吴王占梦》《记军气》加以叙述。4篇杂记性质的文章,《吴地传》《地传》《宝剑》《春申君》,主要记载吴越的世系、地理、物产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8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勾践灭吴的方略与实施。现存《越绝书》中的19篇文章,集中写计石兒的就有两篇,《计石兒内经》叙述计石兒向越王献计兴农富国之策,《计石兒》侧重讲治国用人之策道;《请籴内传》《内经九术》论述文种向勾践献计的“伐吴九术”,前篇重点谈及国计民生;《纪范伯》《枕中》记述范蠡进入越国及其论述治国理政之道;《陈成桓》记述子贡穿梭于齐、吴、越、晋之间的外交活动,最终“存鲁,乱齐,破吴,疆晋,霸越”;《德序外传记》从总结的角度探讨吴越成败兴亡之理。《越绝书》通篇“陈其本末,抽其统纪”,越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显示越王勾践“焦思苦身,克己自责,任用贤人”,体现抑吴扬越的精神。《越绝书》在美其邦族、“垂意于越”的同时,更突出以史为鉴。末篇说得也很清楚:“述吴越也,因事类,以晓后世。著善为诫,讥恶为诚。”
(三)
《越绝书》晓以富国安民之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转败为胜,灭亡吴国,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行动上,他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在思想上,他对“以民为本”有明确的认识,两次提到“古之贤君”,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
民之本在什么?在于粮。越王勾践担心“谋不成而息,恐为天下咎”之时,大夫计石兒认为,兴师动众前必须要先积蓄粮食、钱币、布匹。“饥馑不可以动,神气去而万里”。他根据自己的经商理财经验,向越王勾践提出了三点建议:“省赋敛,劝农桑”,发展农业生产;“利源流”,进行商贸活动;“平粜齐物”,使“农末俱利”。范蠡也向勾践谏言,“广天下、尊万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这既体现了“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疆”,又符合越王勾践强兵需求,被其实行于复国雪耻计划之中,使越国在短时间内达到“炽富”。勾践作为君主,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在天道、地道、人道三者辩证关系中,更重视人道,“顺天心,终和亲”“循道顺天,富邦安民”是难能可贵的。
(四)
《越绝书》晓以任贤使能之道。君有贤愚,臣有忠奸。吴王夫差愚钝,听信奸佞伯嚭、逢同谗言,视敌为友,贼杀忠臣伍子胥。吴国强盛由子胥入吴开始,破楚、厄越、霸吴,子胥死后吴国败亡。越王勾践贤明贤德,谦逊对人。范蠡在进入越国后,勾践听信石买谗言,没有重用范蠡。于是文种进言勾践,“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计石兒也从治国安邦的理念出发,批评越王“置臣而不尊,使贤而不用”的错误做法,并劝导越王作出表率,“抑威权势”“谨选左右”;还提出“明主用人,不由所从,不问其先,说取一焉”的用人观。越王虚心纳谏,而且能“以学乃时而行”,以文种、范蠡为师,君臣同心,三千越甲吞吴,遂至“春秋五霸”之一。正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说明了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关键在于“用人”,这也是《越绝书》反复强调的道理。
君贵有任贤使能之道,臣之进退之道亦可嘉。从“事君以道”的角度看,吴越三个忠臣伍子胥、文种、范蠡“皆贤人”,但因对进退之距、去留之间认识不同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结局。范蠡深谙知始知终,无所欲也无所累,从一布衣到上将军,却于功名利禄诱惑之中波澜不惊,清醒至极,得以善始善终。而伍子胥知道进退但为“恩情”所累,忠谏而死,为后世立了一个知恩图报、犯颜直谏的忠臣榜样;文种不知进退又为名利所累,“立休功”“厥过自伐”,而不得善终,“厥道必穷”,越王赐剑给文种,“种遂自杀”。这反映了勾践“德性”的另一面,也印证了范蠡对勾践的评价——“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为复仇雪耻,勾践能“臣主同心,其利断金”,一旦灭吴成功,就猜忌、擅杀功臣。正所谓“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五)
《越绝书》晓以发愤图强精神之贵。越王勾践率领小小的越国,击败了强大的吴国,洗净国耻。在此过程中,越王勾践的运筹帷幄,范蠡、文种等臣子的献计献策是主要因素外,越王勾践与越国广大民众坚韧不拔、发愤图强的精神也不容忽视。
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他面对的敌手十分强大。夫差在打败越国以后的十几年中,国力处于鼎盛时期,先后出兵攻打陈、楚、鲁等国,两次执牛耳与诸侯国会盟。勾践在兵败后毫不畏惧,忍辱负重,屈辱求和,不屈不挠。他充当夫差的马前卒,低眉折腰在吴国服役长达3年之久,尤其是他卧薪尝胆、锲而不舍的精神,“躬身自苦,任用贤臣,转死为生,以败为成”。在灭强吴后,又能“尊事周室,行霸琅琊,躬自省约”,尽管“其始微”,但“终能以霸”。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精神成为古越民众最可贵的精神基因流传下来,进而融汇于中华大地的文明之中。
潘洪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