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群众》周刊:我党在国统区发行的唯一理论刊物

2023-04-14 11:20:12    学习时报

《群众》周刊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刊物。其筹办和出版历经曲折,1937年10月在南京筹办并于同年12月在武汉正式创刊,1938年10月到重庆继续出版,1946年6月迁至上海出版,1947年3月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停刊,同时1947年1月在香港出刊香港版至1949年10月停刊。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前后近12年的时间内,共连续出版了405期,《群众》周刊的出版和发行,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艰难的出版和发行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积极利用传媒的力量来影响舆论,宣传自己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党成立后,先后创办《向导》《前锋》《红旗》等刊物。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不久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面对新的历史转折点,1937年7月,周恩来带领秦邦宪(博古)、林伯渠等人同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继续就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各项事宜进行谈判,其中就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报刊的问题。8月中下旬,经周恩来同邵力子反复商谈后,邵力子才勉强同意在南京筹办《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但由于上海、南京很快沦陷,邵力子要求到武汉再筹备刊物出版事宜。抵达武汉后,大家继续进行筹备工作,但国民党当局仍然以各种理由进行刁难和阻挠,不给颁发出版登记证。在周恩来等人的反复交涉和抗议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只得办理《群众》周刊出版登记并允许其先行出版。
  1937年12月11日,终于在武汉出版了《群众》周刊创刊号。《群众》周刊第一期封一刊头旁注明:编辑兼发行人是潘梓年(本刊社长兼主编),地址在汉口成中路53号,发行所位于汉口交通路31号。创刊伊始,《群众》周刊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坚定不移地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等。从1937年12月创刊到1945年9月历时近8年时间里,《群众》周刊辗转武汉和重庆,共出10卷221期,其中武汉出版36期,重庆出版185期。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央意见,《群众》周刊于1946年3月由重庆迁往上海并于6月3日正式出刊,直到1947年3月被迫停刊。与此同时,1947年1月30日,《群众》周刊已刊行香港版,直至1949年10月20日停刊。
  成为抗战的号角、国统区人民群众的灯塔。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群众》周刊从创刊开始就与《新华日报》在国统区形成独特的中共党报、党刊联合作战的格局,具有鲜明的共产党党报、党刊的特色,成为运用新闻舆论工作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的有力武器。《新华日报》新闻时效性强,侧重时事、政策,《群众》周刊侧重从思想上理论上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基础知识,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选载进步的理论和学术文章,并从理论上思想上批评和揭露各种不利于团结抗战的反动思潮和言论等。周恩来曾对《群众》周刊说:《群众》周刊的编辑方针,同《新华日报》毫无二致,差别在于《群众》是党刊,是理论性刊物,要更多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出发,更多地从理论角度出发,帮助广大读者理解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抗战胜利的必然性,同时,还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去批判当时一切不利于抗战以致破坏抗战的各种反动谬论。它们在宣传抗日主张、发展爱国民主运动、传播马列主义和党的理论、壮大革命阵营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群众》周刊始终以贯彻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高举团结抗战大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战略思想、战略方针以及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决策,在对日作战、反对内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具体政策,宣传解放区军民的英勇奋战、建设成就,宣传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并针对德意日法西斯分子的侵略暴行、汪精卫之流叛国投敌的罪恶,针对蒋介石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破坏团结抗战、阴谋妥协投降和专制、独裁、反民主、打内战等的倒行逆施,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生动报导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游击队和广大群众的抗战业绩,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办好周刊。《群众》周刊端正办刊方向,始终沿着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前进,切实贯彻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胜利之后至解放战争初期的总方针,在国统区内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阵地,表现出鲜明的党性。在抗日战争时期,声讨日寇的种种法西斯暴行,粉碎日寇破坏中国抗战的种种阴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激励广大民众投入抗日民族自卫战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国民党顽固派,揭露其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新中国而奋斗。
  作为在国统区出版发行的党的理论周刊,按照周恩来对刊物的要求和定位,更多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出发,更多地从理论视角出发,帮助广大读者理解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抗战胜利的必然性,批判当时一切不利于抗战以致破坏抗战的各种反动谬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努力。在具体办刊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方法,积极向国统区广大群众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如借助纪念活动刊发纪念文章、理论推介与理论交锋并举、通过刊载广告推介进步书刊、通过开辟读者信箱解疑释惑等等,成为国统区人民接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影响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文贵 )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12卷)出版
下一篇: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