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新形势下,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在调查研究中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向党史学习,继承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是一个由客观实际出发又回到客观实际中去的过程。它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穿了党的发展历史整个进程。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擅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的重要论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就是调研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周恩来同志强调,我们下去调查,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事物总存在内在的矛盾,要分清主次;总有几个侧面,要进行解剖。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经典论断,都是新形势下我们开展调研要恪守和遵循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把调查研究作为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将调研结果作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新征程上,为有效应对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广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确保调研中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切实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
向群众学习,提升工作本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深入群众,开展好调研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保持好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站稳人民立场,真正自觉地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继而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调查研究是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事的过程,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从群众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并最终将群众的意志与需求体现到决策中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对广大领导干部而言,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工作能力。当今社会变化纷繁复杂,新矛盾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积极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真正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学习到群众智慧、总结出实践经验。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瓶颈问题、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等,多与基层群众接触,面对面了解情况,真心对待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中依靠群众;要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和社会节奏,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让群众愿讲真话、政策更接地气,真正把问题了解清、分析透、解决好。
向实践学习,找到问题出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调查研究工作的直接目的是认识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问题所在,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本质是一种对策性应用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拿出解决方案后,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完成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出现新情况和新变化时,还要进行再次调查研究,给出新的解决方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产生于客观实践,又对客观实践起指导作用。衡量调研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研的实效、成果的运用,看能否把问题解决好。在实际工作中,调研项目必须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提出的方案、制定的办法、成果的运用都要围绕解决问题及其贯彻落实来展开,坚决杜绝为调研而调研。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直奔实际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把调研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去涉险滩、破难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事物内在规律,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精准发力,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李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