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古DNA研究照亮斯瓦希里人种起源

2023-04-06 14:05:50    澎湃新闻

一千年前,在季风和地理因素的推动下,非洲东部的斯瓦希里(Swahili)海岸成了水上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该贸易网络连接了来自非洲、中东和南亚的商人。

在斯瓦希里海岸有一个名叫“石头城(stone towns)”的地方,这里是贸易交易往来的核心地之一,遍布着用珊瑚块建造的房子,这座繁荣的城市从索马里摩加迪沙(Mogadishu)南部,一直延伸到莫桑比克赤布尼(Chibuene)北部的沿海地区,贸易交易带来的不仅是多元交融的文化,也勾起了科学家对斯瓦希里人种起源的好奇心。

4月1日,《自然》(Nature)杂志发文称,科学家分析了埋葬在石头城的54个古人的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这里的人们携带着非洲、中东(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和南亚血统,这说明斯瓦希里人种起源可能与此相关。

“这令我感到兴奋。”耶鲁大学医学院(Yale School of Medicine)古遗传学家Diyendo Massilani说,“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人们走到一起,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化,一个新的社会。”

中世纪遗址中的发现

今天,数以百万计的居住在东非沿海地区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斯瓦希里人,然而这些现代人与曾居住在斯瓦希里海岸的中世纪居民有何关系呢?

此前,考古学家们挖掘了坦桑尼亚海岸附近的基尔瓦(Kilwa)等定居点,将该地区用于建造奢华的清真寺的石头,和临时建筑所用的石材进行了对比,并得出结论——石头城是由中东人创建的。

“几乎在所有相关的欧洲著作中,都认为斯瓦希里文明本质上就是阿拉伯文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人类学考古学家Chapurukha Kusimba表示。

但自1980年代以来,在非洲肯尼亚等地工作的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非洲文化影响斯瓦希里文明的证据,比如在丧葬习俗和陶艺文化方面,非洲文化曾影响了斯瓦希里文化。为了查明石头城居民的起源,Kusimba和他的同事在获得许可后,从几个中世纪斯瓦希里遗址的墓地中,采集了人类遗骸样本,并将其用于古代DNA(脱氧核糖核酸,构成基因的分子之一)研究。“你想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个文明吗?让我们把他们挖出来。”他说。

研究人员在肯尼亚沿海城镇以及内陆墓葬内,从54个埋葬于1250~1800年的人类身上采集了古代DNA。DNA分析表明,大多数中世纪的斯瓦希里海岸人都是东非、波斯(现在的伊朗)和南亚人的后裔,他们在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通婚。

从线粒体中找到的线索

同时,科学家还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强烈的性别偏见。几乎所有的东非血统都来自女性,而大多数亚洲血统是由波斯男性贡献的。

目前尚不清楚在南亚血统中是否也存在着强烈的性别偏见。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在肯尼亚某墓地的两名人类DNA中,有着在印度发现的母系遗传线粒体DNA的标记,这表明在中世纪,一些南亚妇女曾定居在东非。

经过上述挖掘和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人口遗传学家David Reich表示:“连接非洲、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的印度洋贸易网络可能解释了中世纪斯瓦希里人祖先来源的问题。”他也是此次研究的成员之一,他认为,来自波斯的男性商人可能通过嫁娶,加入东非商人家庭,以此来巩固贸易关系。

事实上,有关斯瓦希里人的起源,他们自己也有着代代相传的版本。当地一直流传着有关波斯商人的到来和城镇起源的故事。“人们很容易将口述历史视为‘坊间传言’,但事实证明,坊间传言和我们的研究结果非常吻合。”团队成员、哈佛医学院人口遗传学家Esther Brielle表示。

不过,英国皇家农学院(Royal Agricultural College)考古学家Mark Horton表示,对古代DNA结果的解释还需要谨慎。这项研究从石头城内的个体中采集了大部分样本,他想知道那些埋在城外的人,他们的基因组是否会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Horton还指出,早在波斯血统到来的数百年前,斯瓦希里文化就已经有迹可循,比如,在波斯血统传到斯瓦希里之前,此地就已经发现了罗马陶瓷。

这项研究“对解决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困惑做出了重大贡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University of Dar es Salaam)沿海考古学家Elgidius Ichumbaki说。但他怀疑这也许又将引发更多困惑。Ichombaki说,“任何关于公元1000年前,人们如何交融沟通的想法都是有意义的,它将指向下一步研究。”(姚易琪)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12卷)出版
下一篇:首创红军大兵团伏击战范例的黄陂战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