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一位身着对襟、盘扣中式服装的老人在热烈的掌声中,气宇轩昂地走向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主席台。“伊莎白·柯鲁克,女,1915年12月生,加拿大籍,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1980年国务院批准认定的第一批‘外国老专家’……在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革故鼎新,是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人,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杰出贡献。”伴随着铿锵激昂的介绍,当伊莎白走到台中央的那一刻,习近平主席郑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配挂在她的胸前并亲切握手,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伊莎白一生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书写真实中国
伊莎白,1915年12月出生在四川成都四圣祠北街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父母均为教师的伊莎白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接受了良好教育,弹钢琴、游泳、远足、划船等活动伴随她在华西坝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38年,23岁的伊莎白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并辅修人类学。出于对人类学的热爱,她放弃加拿大优渥的工作机会,回到中国开展人类学研究。从四川汉源赵侯庙到理县八什闹再到重庆璧山兴隆场,她深入彝族、藏族乡村调查研究、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赢得当地群众的信赖。她总结经验,以西方女性独有的视角,撰写《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两部著作,真实再现了中国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
1940年,伊莎白认识了大卫·柯鲁克,一位当时正在成都华西大学任教的英国共产党员。1942年,他们俩一起回到英国,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喜结连理。在丈夫的影响下,1943年,伊莎白加入了英国共产党,成为加拿大女子军团的一员。
抗日战争期间,在埃德加·斯诺、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的影响和支持下,伊莎白加入“工合国际”,在欧美等地组织参与舞狮提灯巡游捐款、“一碗饭”运动等活动,积极宣传中国抗战壮举。无论工商巨贾还是贫民,各阶层人士各尽所能慷慨捐款,事迹感人。截至1945年底,从欧美国家筹集到国际捐款和捐赠物资价值上千万美元,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1947年,伊莎白夫妇带着英国共产党的介绍信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穿越重重封锁来到河北太行山下的解放区十里店村,开展了“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调研活动。在十里店村,她完全融入老百姓之中,与其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切实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旁观者清”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十里店村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后,当家作主的农民怎样成为土地的主人,并为保卫自己的政权和胜利果实而战。根据鲜活的资料,伊莎白夫妇先后完成纪实文学作品《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
拓荒英语教学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建设一个新中国指日可待。面对新形势,党中央决定在河北南海山村成立中央外事学校,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外交、外语人才队伍。负责筹备工作的叶剑英对伊莎白夫妇表示,新中国即将诞生,需要一大批外事人才,想聘请他们参与创办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外事学校。握着叶帅的双手,他们决定留下来任教,说道:“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应当担当起党交给的任务”。
在学校成立之初,面对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计划空白、办学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从“没有课本,自编自印;缺乏教学经验,逐步摸索”起步,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外语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伊莎白与20多名师生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开拓奋斗、苦干实干,成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第一批毕业生谢恒、华玉坚、刘钲等至今仍然对伊莎白讲授的内容记忆犹新,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广泛活跃在外交、教育、新闻等多个领域,承担起服务国家、传播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在中央外事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活力和成就,让共产主义信仰更具魅力。伊莎白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深深扎根中国大地,把当一名英语教师作为崇高事业,努力在培养一流英语专业人才、构建一流外国语学院、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示范,生动诠释了“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责任与担当。
在课堂上,伊莎白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场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基础交流、中外文化等板块,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引经据典,并将自己参加革命后的所见所闻等内容融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站稳中国立场,厚植学生爱国爱党情怀。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每到晚饭后,伊莎白总是带着几个学生在校园里散步,一边走一边练习口语,并从发音技巧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通过不定期邀请马德海、寒春、韩丁等国际友人来校讲座,组织英语角、诗社、游园、爬山活动,在提高学生外语实践能力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将做人的道理传授给他们,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伊莎白夫妇曾婉拒英国多所大学的盛情邀请,坚定地选择留在中国、留在北外。如果回到英国工作,她将拥有更优渥的生活,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她和丈夫却坚持留在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当有人问起她的人生选择时,伊莎白的回答是,我选择中国是因为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还因为我热爱中国。她还受教育部邀请,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套全国大学英语专业通用教材《大学英语课本》和第一部《汉英词典》的编纂工作,改变了大学教师只能使用苏联英语教材的局面。
1981年,66岁的伊莎白从北外英语系退休了,但追寻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她先后数十次重回华西坝、兴隆场、十里店调研访友,捐赠手稿并设立“伊柯基金”及“柯鲁克夫妇奖学金”,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为了提高老少边穷地区的外语教学水平,伊莎白克服气喘、头疼等高原反应,远赴内蒙古、新疆、宁夏、贵州、青海等地进行义务讲学,为当地高校和涉外单位带去了先进教学理念和涉外知识,使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
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中国人民患难与共的忠诚朋友,伊莎白立足英语教学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为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人才支持,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伊莎白具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把全部精力投入中外友好交流事业发展中。她不负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将对中国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放过任何一次出国交流访问的机会讲好中国故事。在欧美等国的多所大学,她结合自身经历不断讲述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向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宣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友人更进一步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伊莎白常号召他们学好中文,有机会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外友好事业的使者。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伊莎白总会邀请国际友人到北外西院的家里包饺子、做美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现身说法。面对“一国两制”、民族团结等原则性问题,她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善于发声,展现出对中国的热爱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宴,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积极深入高校、社区、乡村参与“体验外语、共迎奥运”系列公益活动,见证了外语对于沟通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重要作用,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一个现实情境的友好中国。
2016年,伊莎白曾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尊敬的习近平主席:几周前,外交部邀请老一辈外国专家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我无法亲自前往,但我的儿子迈克尔去了,我收看了电视转播。音乐会上有很多我最喜爱的歌曲,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习近平主席在对伊莎白的回信中亲切地赞誉她:“您和大卫·柯鲁克先生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历史将永远铭记。”(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