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有一座名为承仪村的村庄,因新四军烈士栾承仪而得名。栾承仪1921年生于江都浦头,他的英雄壮举给这片红色沃土留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革命记忆。
栾承仪烈士
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从三江营登岸进入大桥镇,建立起苏中抗日桥头堡。从此,抗日烽火燎原苏中大地。1941年,栾承仪参加了新四军组织的“两减”“三抗”斗争。为有效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开展敌后斗争,各乡成立民兵大队,西万乡民兵大队便是其中的一支。1942年2月,栾承仪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担任了西万乡民兵大队队长、指导员的职务。那时,日伪军驻扎在泰州刁铺,经常到周边乡镇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栾承仪行事果敢,率领民兵大队消灭了不少日寇和伪军,令敌人闻风丧胆,被老百姓称作“栾大胆”。他还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有一次,有七八艘装载着日军生活物资的商船要经过泰州口岸港。栾承仪接到上级指示,对日商船进行拦截。他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果断拿下押送商船的几名日军,接下来顺利地扣住了所有的商船和物资,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任务。
1944年,栾承仪和几个民兵在大桥镇东岳庙集会上,发现了几名日军和伪军的踪迹,在追踪过程中不慎落入了敌人的陷阱里。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栾承仪挡在了最前面,打光了所有子弹后被敌人团团围住。最后,敌人残忍地将栾承仪的头颅砍了下来,悬挂在刁铺桥头。
栾承仪牺牲时,年仅23岁,几名民兵冒死将他的遗体带了回来。老百姓用面团为他重塑了头颅,安葬了这位革命烈士。当地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满怀热泪地写下挽联:“烈士敢牺牲,东岳庙前留纪念;民兵失指导,西万乡里泣忠魂。”
1944年6月,为了永远铭记栾承仪烈士,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参政会决定改西万乡为承仪乡,并为其立碑纪念。1949年后,随着小乡合并,原承仪乡撤销,当地被命名为承仪村。
栾承仪烈士墓
新时代勤劳善良的承仪人在烈士用鲜血守护的这方热土上,继承着他坚忍不拔、英勇果敢的优秀品质,脚踏实地,用奋斗铺就幸福路,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作者:李璇 马凯 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