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原名刘景桂。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早年就读于永宁山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4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2年在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
1925年秋,刘志丹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的学员。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教官。
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1929年3月,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陕北省委候补委员。
1933年10月,刘志丹死里逃生,历尽艰险,返回照金,被任命为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指挥部队转战陕甘边广大地区。1934年1月,刘志丹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5月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陕甘边军政干校校长,分批训练各级干部和战斗骨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刘志丹提出建立陕北、陇东、关中三个游击根据地。这三块根据地以南梁为中心,红二十六军居中策应,根据地得到重大的发展。国民党当局对此大为惊慌,1934年2月,陕、甘、宁三省的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苏区和红二十六军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形势异常危机。刘志丹指挥红二十六军主力在地方游击队配合下,采取避强打弱的战术,寻机歼敌,取得九战九捷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围剿”。红二十六军发展到五个团,同时开辟了十多个县的苏维埃区域,正式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刘志丹任西北工委委员、西北军委主席。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刘志丹制定出集中主力在运动中逐个击破敌人的方针,先后解放了六座县城,实现了把陕甘边和陕北苏区联成一片,游击区扩大到三十多个县,苏区人口逾百万,主力红军发展到五千多人,游击队发展到四千多人,在二十多个县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由于西北红军英勇作战,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北上,使这块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5月,红二十六军与二十七军成立两军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
9月,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合。9月17日,在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的主持下,召开中共西北工委、鄂豫陕省委和三支红军的领导人会议,讨论西北地区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与第三次反“围剿”问题。决定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并改组了西北军委,将三支红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会后即返前线,与军团长徐海东等一起指挥了崂山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正在这时,执行“左”倾教条主义方针的西北代表团和陕甘晋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争取与陕南、川陕苏区连成一片的冒险计划,并开展了所谓的反“右倾”斗争,直至发展到错误肃反,攻击刘志丹“一贯右倾”,甚至诬蔑刘志丹是“白军军官”“反革命”,下令逮捕。正由前线返回瓦窑堡的刘志丹,在途中遇见了去红十五军团送信的通信员,通信员顺手把要送的“急件”交给了刘志丹。刘志丹拆开一看,原来是逮捕自己的密令。为了顾全大局,还是策马奔向西北代表团驻地,刚一落脚即被投入监牢。错误肃反使党的组织和红军被严重削弱,军心动摇,民心不稳,加上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还在继续,西北根据地陷入严重危机。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得知陕北错误肃反后,当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派王首道、贾拓夫等赶赴瓦窑堡,释放了刘志丹等被监禁人员。毛泽东、周恩来进驻瓦窑堡后接见了刘志丹。不久,刘志丹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军北路总指挥和瓦窑堡警备司令。
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刘志丹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周恩来总理为刘志丹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东征,渡过黄河,到达山西抗日前线,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6月,为纪念这位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1942年在刘志丹牺牲六周年时,毛泽东挥毫题词:“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1943年5月,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为刘志丹举行隆重的公葬典礼。毛泽东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朱德的题词是:“红军模范”;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党和军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刘志丹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1943年,在刘志丹牺牲7年之后,刘志丹烈士陵园在陕西延安落成,他的遗骨迁往志丹陵。
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确定冠以刘志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称号。
2009年9月14日,刘志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