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在博物馆,看古人怎么吃

2023-02-13 16:14:18    光明日报

盛饭的碗、饮酒的杯、喝茶的皿……当食器、酒器、水器以陶、铜、瓷、金银、玉、漆木的形式出现,要不要去开开眼?从北京回宁波过年的怡宁一头扎到了宁波博物馆的这个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在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宁波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食礼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正在展出。“浓浓的年味都是以食为核心的。很好奇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吃的,网上看到有这个展览,我提前两天就预约了。”怡宁认真地看着展柜里的每一件宝贝。秦廿六年诏铜量、汉“清河食官”铜染器、唐鎏金莲瓣银茶托、宋玛瑙碗、元海棠式金盘、明青玉回纹双螭耳杯、清红彩云龙纹瓷碗……“看着就高大上,我们的饮食因为这些器皿而文化味十足。更重要的是,觉得古人遥远的生活马上就到了眼前。”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孕育了种类繁多、自成体系的美食菜系和风味独特的烹饪技艺,更是催生了繁复教化的礼仪制度和丰富多元的风俗习惯,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情志、生存智慧和生命尊严。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创造了形制精美的饮食器具、“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的饮食观念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制度。

据宁波博物馆值班人员介绍,为展示食器背后蕴藏的中华饮食文化,这次展览共展出了120件(套)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典藏,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展出横跨新石器时代至清代,通过概括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让观众品味“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味道和“食以礼为先”的传统风尚。此外,展厅有图片、多媒体演示、场景复原等多种展现形式,可以沉浸式了解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曾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下一篇:秦大一统思想的实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