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一次免罚换来百万件商品主动改正

北京首个以产业划分的跨领域免罚清单落地

2023-10-23 18:22:09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曹政)前不久,某电商平台收到了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开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平台上一款商品水效标识未标注免予处罚。没想到,一次免罚竟换来平台上超过百万件的商品主动排查、及时改正。

这源于今年6月经开区发布的平台经济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作为全市首个以产业特点来划分的跨领域免罚清单,清单整合市场监管等11个市级部门涉及平台经济共62项职权事项。对于这些事项,执法部门可视情况对企业不予处罚。

为什么不予处罚?“平台经济是新兴产业,需要相对宽松的执法环境。平台上很多商家规模很小,不能因为一次轻微违法行为就被‘一棒子打死’!”北京经开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三队队长闫大伟解释,这体现了《行政处罚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经开区聚集着一批平台经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多,对政策监管创新需求度也高。面对新生事物,过于机械的执法方式可能会挫败企业的创新热情;更应在守住底线和红线的基础上,以包容审慎的执法创新,让企业有空间、有胆量去探索。

清单出炉前,执法部门先到平台经济企业研究清楚产业特点,再进行政策适配,从以往以行政职能为出发点研究执法事项变为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出发点研究执法事项。

如何把罚与不罚的分界线划清楚,考验着执法部门的智慧。“只要是符合清单内免罚事项的轻微违法行为,我们均在企业积极整改、主动消除影响等条件的基础上免于行政处罚。”闫大伟说,执法部门将点击量、交易量等指标作为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具体量化指标,把执法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

清单上专门细化了“违法行为轻微”“及时改正”“没有主观过错”“首次违法”等情形的适用规则及认定标准,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程序。企业看到清单也能了解底线和红线在哪里。

免罚也并非一免了之。执法部门将收集到的违法行为和案例归类整理,再经技术检索,最后统一改正。清单执行4个月来,经开区共发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63份,涉及平台和相关企业47家,免罚金额约413万元。

“包容审慎执法是有尺度的柔性执法,不是搞‘法外施恩’,而是该惩戒的惩戒、该力挺的力挺。”闫大伟说。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将发人工智能算力券 为企业提供补贴支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