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山东:数字经济迈向泛在赋能

2023-09-04 19:40:33    大众日报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十一”假期,借由“数字+”,来自全国的游客将能更便捷地享受山东的好山好水:“扫一扫”即可完成线上预约,微信公众号里能预览景点、线路等信息,票务系统实时显示的客流、停车余位等数据……“一部手机游山东”正在点亮山东文旅新名片。

生产线上,加速“奔跑”的数据为企业降本提效:山东方垠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将一块钢板变成H型结构件仅需1个小时,比原先缩短了5个小时,用工减少10人。公司总经理逯兆庆告诉记者,与浪潮海岳合作开展的数字化转型,让企业关键产线设备数控化率达到100%,接收客户订单、制订生产计划、分配产线任务等都能通过“工厂大脑”实现。

如今,从百姓日常生活到火热的工业生产一线,数字经济已渗透进方方面面,成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泛在动能与最大增量。“今年以来,山东省数字产业加速起势,数实融合继续领跑全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处处长孙志强介绍,上半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5%,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0.2、2.4个百分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首位。

以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为主线,山东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数字经济加快上规模、出效益。

山东省将今年确定为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联合出台行动方案,聚焦7个方面重点任务逐项攻坚。数字核心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着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出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关键指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持续巩固服务器、智能家电、新型显示等国内领先地位,加快做大商用卫星、北斗导航、虚拟现实等潜力产业。

数实融合可更有效地释放数字经济倍增效应,在山东的“十强”产业和重点行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全链赋能”特征。

今年以来,山东已培育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538个、“晨星工厂”试点园区25个、试点县区25个,通过推动标杆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以往数据“转不动”“用不好”的问题得到改善。而“数字经济总部”直击过往集群“集而不群”的痛点:9月底,山东首批40个“数字经济总部项目”将完成上线,利用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批量赋能集群企业,中小企业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推进改造升级。据介绍,山东还将基于“产业大脑”“数字经济总部”等开展产业链动态运行监测,助力产业沿链招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韧性。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实融合的桥梁,山东深入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行动,逐步构筑起连接企业内外部生产要素的完整版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称“双跨”平台)公示,山东新增3家国家级“双跨”平台,全省“双跨”平台达到7个,总数跃升至全国第2。截至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省级试点示范项目700多个、典型应用场景220个,上半年,山东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17.5、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率70.5%、生产设备数字化率58.7%,均排名全国第2。

“数字经济是当前最活跃、最具爆发潜力的经济领域,山东在不少细分领域有先发优势,需要保持住、巩固好,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山东省已在全省多地启动数字经济“百城牵手万项”,将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万余个数字经济项目在全省136个县(市、区)落地,进一步增强各地数字经济项目实施达产能力,加快数字经济领域再形成一批新增长点。(付玉婷)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将打造开源芯片产业高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