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重庆将遴选一批区县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

陈维灯    2023-07-13 17:07:59    重庆日报

近日,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的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热力)生产技术部主任何孝基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公司通过重庆市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的牵线搭桥,向中国银行贷款的4.7亿元即将兑现。

“融资利率大幅低于市场水平,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何孝基算了下,按利率降低1个点算,融资成本一年能减少400多万元。

气候投融资是一项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重庆将遴选出一批区县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

平台筛选入库项目399个

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局长郑阳华介绍,“政银企”平台是重庆市搭建的全国首个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平台,立足两江、面向全市,包含“一网两库三中心”。“一网”即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两库”即包含了储备、开发、案例的项目库和包含了专家、三方、投资机构的支撑库;“三中心”则是项目管理中心、用户管理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在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以提交资料申请注册,入驻平台的银行也可以在平台上筛选出符合自己投资理念的企业进行接洽。

“我们了解到这一融资渠道后,便在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上进行注册申报。”何孝基说,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对企业项目减排量进行预估审核,企业再将资料补充完善,项目便被纳入项目储备库,“入库后,有几家银行觉得我们的项目还不错,综合考虑后,公司决定向中国银行贷款。”

银行如何把控资金用到指定的用途?

“这笔钱我们不经手,资金只是划拨到我们公司账户。向供货商付款时,银行直接将金额划给供货商。”何孝基说,现在集团公司还有多个类似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希望能通过气候投融资平台找到“婆家”。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814家企业在“政银企”平台上注册,平台筛选入库项目399个,融资意向3575.78亿元。其中,占比较多的是光伏发电项目。

探索建立“全域碳账户”

“政银企”平台备受关注的背后,是重庆不断加大对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以两江新区为例,去年以来,两江新区依托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政策优势,陆续出台9大支持性政策,为新型储能项目、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绿色汽车等产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驾护航”。

作为国家试点,两江新区正在探索建立“全域碳账户”,以碳账户为核心,碳融资、碳交易为两翼,链接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个人、金融机构等多个关键主体,实现数据互通、交易互通,形成完整碳普惠体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拓展创新气候投融资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碳中和类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机构创新开展碳债券、碳资产质押、碳资产回购等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社会低碳转型。”郑阳华说。

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

“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每年的资金需求有3.1万亿元—3.6万亿元,包括气候投融资在内的绿色金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7月,重庆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2022年8月,重庆被纳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范围。同月,两江新区入选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

“重庆将参照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模式,遴选出一批意愿强、基础好、代表性明显的区县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该负责人称,重庆将以此为契机,抓好气候投融资项目策划、储备和投资运行,健全气候投融资评价标准和统计评价体系,加快释放气候投融资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效能,尽快形成国家和市级“1+N”气候投融资试点联动格局,逐步推动气候投融资政策在全市落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80个老旧小区管线改造“一步到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