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用AI为古树办张“身份证”

张伟纳    2023-05-29 14:23:30    人民日报海外版

每颗古树名木都是一段活着的历史,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化。

如何将古树资源进行数字化留存,让每一棵古树拥有自己的“身份证”? 近日,在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项目路演现场,来自山东淄博的蓝色蔚来“植樾”团队展示了古树名木的技术公益解决方案,讲述了项目背后兼具科技、温暖与智慧的故事。

 

为古树画一张地图

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约有508万株。古树名木的保护,既要靠政府、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等群策群力,也离不开公众力量的参与。

2019年,蓝色蔚来团队成立。团队成员大多从事公益、IT等相关行业,在“技术+公益”的双重背景加持下,加上多年深耕环保公益领域的资源与经验,为古树地图项目打下基础。

“我们在查阅古树名木记录时发现,各地方记录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不高,编码形式不统一,难以将全国古树资源整合起来,不利于古树保护。”为此,团队成员通过扎实细致的调研,设计了古树名木的技术公益解决方案,并取名为“植樾”——意为“林木茂盛,福泽后代”。

在微信小程序上,一棵棵古树可以拥有证明自己身份信息的“证件”,32位“身份证号”涵盖了树木的科属、位置、顺序及校验信息,同一地点、排布紧密、长相相似的古树借此逐一区别开来……利用该小程序,用户可充分了解身边的古树信息及其生态价值、社会属性、人文历史等,进而更好地帮助和保护古树。

“例如,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上对古树信息进行反馈,共同创建古树名木的词条。”团队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提升公益慈善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目前,蓝色蔚来团队的项目已完成试点并逐步向各地推广,团队成员希望通过此项目绘制出“中国古树地图”,让古树以一个生命体的形式永远留存在历史中。

用技术成就“指尖公益”

古树地图的绘制离不开技术的助力。为此,蓝色蔚来团队项目引入了来自腾讯云的单体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据团队成员介绍,单体识别技术可以对古树进行实时建模,形成古树的枝干数据库,再基于照片和地理位置信息对古树进行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搭建规范性文本,将古树的碎片化信息自动汇编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用户只要在小程序拍下树干照片,便可显示出古树的基本科普信息、历史典故以及“年龄”。

“今后,我们还会尝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古树的经历,甚至和古树‘对话’。”团队成员介绍说,数字技术在古树保护领域未来大有可为。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古树保护,蓝色蔚来团队还运营了综合体验馆和城市书房,打造出一个涉及植树、自然教育的小型自然科普馆,为民众了解古树保护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我们有个浪漫的设想,每年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古树地图系统会自动为所有的古树增长一岁,将古树信息动态地记录下去,留住一代代人的乡愁情思。”团队成员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着力增加普惠托育服务
下一篇:电子证照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