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可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喝水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科学饮水那些事儿。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营养师边姗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水是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生命健康的基石,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人体体重的60%至70%都是水。水不仅是人体物质代谢的载体,还可以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同时具有调节体温和润滑的作用。机体摄入水和排出水差不多时,可维持体内水平衡的状态。如果喝水太少或失水过多,机体缺水会降低认知能力、身体活动能力,增加心血管疾病、肾脏系统疾病等发病风险。
“足量饮水很重要,但也并不是说水喝得越多越好。”边姗姗提示,如果喝水过多,超过肾脏排出能力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急性水中毒,发生低钠血症。水中毒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会引起昏迷、惊厥,甚至是危及生命。
那么,每天该喝多少水呢?边姗姗表示,成年人一般每天饮水1500至1700毫升,约200毫升的杯子8杯左右。对于运动量较大、劳动强度比较高、需要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干燥等特殊环境下的人群,需适当增加饮水量。如当天摄入了较多的汤、粥、果蔬等富含水分的食物,也可适当减少饮水量。还要注意高温和运动条件下所需补充的水分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大量出汗需要补水,根据出汗多少决定补水量。参加大运动量活动前,可提前适量补水。运动中大量出汗时,以及运动后都需要及时补水。人体汗液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夏季出汗量大,容易使身体丢失大量盐分,导致电解质失衡。夏季出汗后,可适当饮用淡盐水。
“可以通过观察人体尿液颜色判断水是否喝够了。如尿液呈浅黄色,则说明水分充足;如尿液呈黄色,则表示水分不充足;如尿液呈深黄色,则提示存在脱水的问题了。”边姗姗说。
“除了饮水量,喝水的时间、方式和温度也应注意。”边姗姗建议,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小口喝水比大口灌水更加解渴,有利于人体吸收。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液体,会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负担,易引发头痛、水肿、血压升高等。水温建议在40摄氏度左右,水温超过65摄氏度,会对口腔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白水是人们饮水的最佳选择,不推荐饮用含糖饮料,成年人也可以用茶水代替一部分白水。
此外,边姗姗提醒,肾脏、心肺功能不好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饮水要求,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习惯。(视频制作:实习生赵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