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广西龙胜:水稻成为“风景线” 梯田成就“金饭碗”

2023-11-13 17:36:14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始终坚持农业生产这个根本,严格遵守稻田耕种、收割等生产时令,加强对梯田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同步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地特色农耕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无论是翻耕、耙田、梳秧、插秧,还是割禾、脱粒、晒谷、入仓等农耕文化,都让游客兴趣盎然、流连忘返。让种水稻成为”风景线“,让梯田成就“金饭碗”。

 

晒衣节

 

“昨晚下班从深圳开车赶过来的,很幸运,今早看到了云海,太阳的金光和云海的霞光交映在一起,云蒸霞蔚的感觉很是壮观,觉得此行不虚。”来自深圳的游客项桂娟说,经常在网上看到龙脊梯田的照片,向往已久,来这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有层层叠叠、风光旖旎的梯田美景,还能体验红瑶刺绣,感受少数民族风情,这趟龙脊梯田之旅让她赞不绝口。

 

金秋龙脊引客来

 

大寨村的村民通过景区分红、梯田补助、土地入股、民俗展示、建设务工、餐饮、住宿和导游等服务以及特产销售等获得丰厚的收益,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曾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在景区经营农家旅馆、出售手工艺品、表演民族歌舞,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梦。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红瑶妇女在晒衣节上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瑶)服饰制作技艺。

 

“如果没有旅游业,我们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据村民潘保玉介绍,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因为人多地少,大家基本上靠着梯田种植的水稻过活,现在梯田摇身一变,变成了大家的“金饭碗”,让大家吃上了“旅游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寨村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为共同建设好景区,大寨村成立了旅游管理委员会,以村民自治为主,大家共同参与,配合政府、企业建设停车场、景区步道等,开展梯田的恢复维修,举办民族节庆等文化活动,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民企关系融洽和谐,形成了人人都是景区股民、人人都是旅游建设者、人人都是形象代言人的良好局面。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数百名身着红瑶盛装的送亲队伍,走在绿油油的梯田间宛如一幅美丽画卷。

 

据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广体旅局局长阳庆国介绍,该县以原生态的梯田景观为核心,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村规民约,统一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和景观的规定。在大家的共同保护下,环村四周的高山梯田,成为了闪亮的“金饭碗”,如今大寨的村民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庞革平 韦吉阳)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丰裕村喜迎丰收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