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风吹稻浪遍地金黄。在兴安县崔家乡1200多亩稻田里,连片的稻田像金黄色的地毯,两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在稻田里开镰收割,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
兴安县崔家乡通过土地整合,推进“小块并大块”工作,让“小田”变“大田”,大面积的机耕操作,取代了过去人工的管种方式,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这种新模式的成功实施,最终让百姓受益。
传统农业遇到“瓶颈”
“过去牛在小田中犁田时,掉头都麻烦。现在整成一块大田,各种机械可自由出入。”8月初,在兴安崔家乡长田村委,村党支部书记宋兴龙说,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时,以“肥的搭瘦的、远的搭近的”为原则,每家每户都有五六块,甚至10多块田地。“有田可种,有地可耕,对当时的百姓来讲,确实是欢呼雀跃的。”
分田到户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等情况出现,导致部分良田变成了“荒地”。“我们算过账,种一亩田需要成本670元,亩产值普遍达不到千元,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宋兴龙说,许多人认为,种田种地不如打工划算。
正是看到传统农业发展的诸多“瓶颈”,当地政府决心打破常规。经过长期的调研与准备,2021年,崔家乡启动“小块并大块”项目。通过推行“党支部+土地流转+农户”“党支部+土地流转+种植大户代耕”和“党支部+土地流转+村集体代耕”等模式,消除原有的田坎和水沟,重新布局道路,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变为股份制,使之集中于农业大户和生产能手的身上,为提高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在崔家乡高泽村委毛家坪村,通过“小块并大块”项目,全村340亩田参与整合的有214亩,由258块小田地整合变成了49块大田地。
崔家乡长田村委的210块小田,改造成为39块大田,消除田坎和水沟后,125亩原始农田“新增”出近9亩农田。
大胆创新带来益处
那么,农田由小变大,带来了哪些变化和益处?
“首先,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与管理,提高了农田产出效益。”崔家乡党委书记唐泓说,通过实施“小块并大块”项目,农业大户实施统一管护,统一规划种植,机械取代了过去的人耕,农田的耕种注入了现代技术,耕种的成本低了,效益却好了。
崔家乡高泽村的唐新全,是全国种粮大户,也是兴安县全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所在的高泽村率先参与“小块并大块”建设,“我们种了数百亩富硒水稻,预计总产量在120万斤,产值在240万元左右。”这样的经济价值,在过去,对当地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据了解,如今唐新全的合作社建成了日烘干处理量142吨的烘干房两座,50吨冷库两座,能够减少稻谷田间的损失,保证收获质量,让农民丰产又丰收。目前,高泽村合作社助推该乡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助推兴安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
而当地百姓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了土地租金,“撂荒田”发挥出了大价值;部分百姓在家门口稳定务工,年收入不减反增;通过“小块变大块”,基本上消除了“好田”与“劣田”的差别,而以合作社管理的方式将农田纳入统一管理和调配,减少了百姓的“试错”成本,提高了百姓的收入。
打造“小块并大块”样板
今年5月,桂林市再次召开全市田长制会议,强调要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小块并大块”集中连片耕地整治,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
在“小块并大块”的项目上,如今崔家乡已在两个村委成功实施。崔家乡一名干部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把成功经验向其他6个村委推行,其产出的优质稻米,用统一的商标品牌推广销售。另外,他们正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一个烘干厂,拿出约150亩“小块并大块”后的稻田,养殖禾花鱼,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让“大田”的效益最大化。
另据了解,目前兴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今后一定会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村子表达了‘小块并大块’的意愿,大家憋足干劲要把崔家乡打造成样板。”唐泓说。(兴安县委宣传部)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