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

“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023-07-07 17:37:2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大抓产业发展,注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一幅产业兴旺、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开......

 

 

蔬菜大棚结出“丰收果”  

眼下,在溧河乡竹园庄村农业产业种植基地里,长势茂盛的藤蔓随处可见,一个个绿油油、长长的苦瓜藏在绿叶之间、挂在枝头,看着苦瓜的成熟,种植户李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

溧河乡把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既增强了村集体的自主“造血”功能,也鼓起了群众致富的“钱袋子”。自2020年以来,先后在竹园庄、陈官营、十里铺、袁老家等村谋划实施蔬菜大棚项目,共流转土地300亩,建设蔬菜大棚200余个。建成的蔬菜大棚,优先出租给困难群众和本村村民,每个大棚一年种植蔬菜7-8茬,根据种植种类和市场价格的不同,每个大棚每年可实现1万元以上收益,实现了群众增收有渠道、就近务工增收入。

 

 

田间地头蹚出“致富路”

走进沙岗村农机合作社,一排排现代化的农机具引人注目,旋耕机、玉米收割机等各种农机具整齐摆放,挖掘机、洒水车、拖拉机等设施一应俱全。

溧河乡始终将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2021年5月,为沙岗村购置26台农机车辆及配套设施,并确权为沙岗村集体资产,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2万元以上。所有农机车辆交由合作社经营管理,旋耕机、玉米收割机等为本村和附近村庄农户提供了便利。挖掘机、洒水车等设施,在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村容村貌,提高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黑土地里长出“金元宝”

 在邢庄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将土豆刨坑、分拣、装袋、装车,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双收”,邢庄村实施“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流转土地资源,引进先进土壤修复技术,采用套种方式种植土豆和芋头,开展蔬菜育苗、产品展示、产品深加工包装、冷藏运输等,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红香芋等蔬菜主要销往广州、浙江、上海等城市。300余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每亩可增加净收益3000元,旺季可吸纳周边群众100余人就业。合作社还计划建设上万亩的农业生态园区,今年预计扩大规模经营至1000亩以上,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作物成熟直接收购,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同时为农村弱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持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匀加速”发展态势。(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