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以绣花功夫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深山村的美丽蝶变

本报记者 徐元锋    2023-04-07 10:52:41    人民日报

以前从没接触过咖啡的王运兰,近两年边干边学,成了咖啡师,“现在许多村民都来店里喝咖啡。”

王运兰的家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镇大苗寨,一个乌蒙高寒山区典型的苗族村寨。深山村庄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人称“云中苗寨”。漫步红砖步道,徜徉漫山花海,吃顿苗家特色饭,到村里的咖啡馆尝尝磨制的咖啡,晚上住民宿感受乡村的宁静,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大苗寨曾是个深度贫困村。2020年5月整村脱贫后,村子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八成以上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昭通市把大苗寨列入“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2021年8月彝良县16人的专班进村工作。

乡村振兴怎么干?专班负责人、彝良县政协副主席李珊梅回忆,第一次开村民大会时,好多人家的牲畜养在院子里,入户路没硬化。出路在哪儿?村子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关键是如何激活这些特色资源。

产业如何培育?李珊梅说,通过“先融入、多鼓励、建机制”,在调动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下绣花功夫,村子的发展活力逐渐被激发。

专班人员先带动村里老党员等动起来。村里建起圈舍搞集中养殖,老党员李德友带头拆了自家老畜圈,将牲口赶到村里的养殖小区,还在观望的村民纷纷跟进。村里种万寿菊搞农旅融合,为调动群众参与,镇党委书记赵靖协调资源给予奖补。村里开了无数次院坝会、火塘会,路怎么修、产业怎么搞,都和村民商量着来。慢慢地,村民动起来了,水电路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月亮广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都建了起来。以工代赈顺水推舟,村民家门口打工增收,30多名村民还学会了建筑、电焊等技术。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村里砌花墙做绿化,村民自发投工3000多个,花墙样式都是乡亲们自己设计的。

村民积极性咋这么高?原来村里建立了“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乡村CEO’团队+村民”的经营模式,实行利益共享机制:合作社经营收入的一成给村民年终分红;纯利润的一成作为村里公益基金,三成用于管理人员的工资,六成用于滚动发展。2022年从“五一”试营业到年底,村里旅游收入130多万元。今年1月18日,全村123户村民喜领13万元分红。

新模式有效培养了乡土人才。合作社由招聘来的“乡村CEO”团队市场化运营,27岁的安聪琴和丈夫李跃华成了项目经理,负责村里的特色餐饮项目,他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半夜还在家用河沙练习颠大勺,去年夫妻俩收入七八万元。

昭通共有185万多脱贫群众。赵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云中苗寨”为昭通市蹚出了条路子。如今,工作专班逐渐退出,发展主导权交给了村民,村子发展步入正轨,乡亲们的旅游饭越吃越香,眼下村里正在建腊肉坊、酿酒坊、萝卜干加工厂,延长产业链。

村寨巨变中,村民朱云慧被派去深圳学习,负责民宿管理的她干劲十足:“未来怎么样,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努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记
下一篇:生态农场带来高品质生活好前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