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广东东莞道滘镇: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专访中共东莞市道滘镇委书记曾平治

记者 武凤珠    2023-03-29 09:42:34    人民周刊网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曾因乡村振兴而“出圈”。

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竞演中,道滘镇从全市11个参选镇街中脱颖而出,代表东莞市与珠海市斗门区、惠州市博罗县同台比拼,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石。道滘镇在推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又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成效?近期,道滘镇委书记曾平治接受了《人民周刊》记者专访。

记者:“中国特色食品名镇”是道滘镇远近闻名的鲜亮招牌。食品饮料工业作为道滘镇的特色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否请您介绍一下道滘镇食品饮料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培育情况?

曾平治:食品是道滘传统优势产业,道滘食品誉满珠三角、蜚声粤港澳,道滘镇成功获得“中国特色食品名镇”“美食名镇”“食品专业镇”等荣誉称号。我们注重品牌化发展。创建了“道滘”“品味道滘”集体商标和区域品牌,推动企业打造“金鳌”“佳佳美”“千厨”等知名企业品牌。成功举办了十届国字号的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活动,以美食节为媒加强各地美食文化交流,提升道滘食品的知名度和知晓率。我们注重产业化发展。道滘粽、道滘肉丸、道滘米粉、道滘礼饼等传统美食已逐步从小作坊走向了企业化、从小食品走向了产业化、从小土产走向了品牌化、从小门店走向了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镇已有食品企业约107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51家,食品小作坊56家,产品主要涉及米制品(粽子、米粉等)、饮料、烘焙类、肉制品等15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制造、包装、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道滘米粉作为东莞米粉的主要代表和重要名片,在珠三角的市场份额接近70%。我们注重规模化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加强培育新兴隆、佳佳美等本土企业,推动道滘镇成为全市首个传统粽子类小作坊集聚区建设试点。另一方面,引进东鹏、思朗、沙拉时刻、伊都面业等优质企业,壮大食品产业规模和体量,道滘镇获认定为市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核心区。为此,道滘镇在2022、2023两年共投入3500万元支持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招引优质企业落户、鼓励企业增资扩产、融资贷款贴息、租金补贴、研发创新、开拓市场、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奖励和资助。

记者:除食品饮料产业外,镇村工业园还引进培育了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这也是镇村工业园“腾笼换鸟”、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举措。据了解,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260亿元。对于新兴产业布局,您有怎样的思考与谋划?您认为,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曾平治:由于道滘镇地处水乡片区,过去基本上形成依托水资源而产生的造纸业和纸板业、建材、洗砂场、石场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对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形成了较大的挤压。改革开放以来,道滘镇逐渐建立起以造纸、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电气机电设备、食品饮料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但是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缺乏、主导产业优势不强,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2022年,道滘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23亿元,总量排名全市各镇街仅第27位,对于东莞万亿元GDP来说,存在感实在不强。因此,道滘镇加强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企业培育为重点、资金支持为保障,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以我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牵引,确立以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发展思路。二是加强与上级产业规划衔接,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成功招引视安通、中天联科滨海智造港、盛元中天、黄家圣幸、得利钟表等一批优质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银禧、国立、雄林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盛元中天、黄家圣幸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以顺丰总部基地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东鹏、思朗为代表的特色食品产业。三是大力实施镇村工业园改造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南丫新材料工业岛、大罗沙大健康产业基地、九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小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示范村建设,力争3年内完成连片产业用地整备任务至少1500亩,为新兴产业落地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我认为,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是开拓存量,而新兴产业布局则是创造增量,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从而为乡村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以道滘镇小河村为例,该村2022年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只有23944万元,纯收入约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不高。小河单元连片“工改工”项目所在位置曾是20世纪90年代建起的老旧厂房,多是单层的铁皮房,被作为集体工业、仓储用地,建筑质量差,多为鞋材、五金加工、泡沫等污染性较大的产业,厂区规划凌乱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低,年产值仅1800万元。在道滘镇的大力推动下,小河单元连片“工改工”项目成为东莞首宗完成挂牌招商及拆除工作的市属企业整备开发项目,项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首期启动区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从原来1800万元提高至12亿元,年税收从原来450万元提高至35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入600万元;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产生66亿元产值、2亿元税收。目前首期项目已完成全部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验收及企业入驻,2024年实现全面投产。

记者:乡村振兴,着眼乡村,立足农业。据了解,在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方面,道滘镇正在聚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进掌洲岛、十字洲、老虎围等农业园区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集热带水果、花卉、高端水产、粮食种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格局。可否请您对道滘镇的镇村特色农业产业做一下介绍?“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培育,对于推进道滘镇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曾平治:道滘镇地处水乡片区,一直是东莞农业大镇,20世纪80、90年代农作物重点生产水稻、花生、糖蔗,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市内著名的鱼米之乡。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以蝴蝶兰、黑皮冬瓜为特色产业,水产、蔬菜、水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道滘镇农业的基本概况是,现有农用地面积约2.3万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果、花卉苗木以及水产养殖。优势农产品有蔡白黑皮冬瓜、济丰花卉,其中黑皮冬瓜年产量约7200吨,年产值2100万元;济丰花卉年度种植销售量达870余万株,年产值达5850余万元。

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道滘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建设9个特色农业项目,包括市级农业园1个、镇级农业园1个、家庭农场2个,所有项目均在营业。其中,沉洲农业园计划在2023—2025年打造一个集生产、生态、休闲、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主打渔业生产,占地面积约773亩,目前已向省申请立项,2023年开始动工。

关于农业生产情况,2022年,道滘镇种植水稻约2750亩,任务完成率达320.6%。蔬菜、水果及水产养殖增产速度平稳,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3391亩,产量32863吨;水果播种面积1136亩,产量1678吨;水产养殖4365亩,产量4660吨。

关于农田景观建设情况,2022年,道滘镇大力推动粮食安全生产及农田景观打造,通过提升种粮补贴力度,鼓励农户扩大种粮面积,形成了全镇约1200亩稻田景观,分布在大公洲、掌洲、官朗洲、大岭丫水岸枫林等地块,其中掌洲、大岭丫水岸枫林水稻田景观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既稳定粮食安全,也提升了农田整体景观。

近年来,道滘镇因地、因产业制宜,加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将产业园建设与休闲观光、水乡风情有机结合,积极创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带动了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功能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面,大力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掌洲岛、十字洲、老虎围等农业园区现代化建设,不断构建热带水果、花卉、高端水产、粮食种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格局。此外,积极培育济丰农业产业园申报花卉生产基地“一村一品”建设项目,济丰农业园卉通公司花卉远销澳洲。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推动锦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指导济丰农业园和龙洲湾农业园成功申报市、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农业、生态农业,强化智能农业装备推广,公洲岛采用无人机散播水稻、施肥施药,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道滘镇是东莞市田间窝棚专项整治的试点镇之一,始终对农田乱搭乱建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2019年至今累计清拆田间窝棚以及形态差、乱搭建的工具房、集装箱房2400多个,清理农田面积达1.3万多亩。

记者: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也是许多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可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道滘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道滘镇有哪些区别于其他乡镇的独特之处?

曾平治:过往我们的文化和商旅主要是依托美食节来搭台唱戏,通过饮食文化拉动商旅消费,这种方式的结合程度还比较浅。现在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主要从三个层次来推进。

一是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商旅新热点。比如,我们去年举办了道滘“十大名菜”品鉴季暨美食风物展系列活动,发布了“十大名菜”美食地图,今年又启动了道滘“十大名小吃”评选活动,通过乐购道滘活动结合曲艺文化、水乡文化进一步拉动商贸消费。二是利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文旅商贸区。整合沿线各类文化、空间资源,引进优质的文化创意团队,孵化本地文旅管理企业,使示范带也成为文旅商贸区。比如,依托道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精心打造与市三江六岸工程互联互通的水乡文化风貌示范带和串联村庄文化历史资源、农业资源、田园景观的田园碧道风貌示范带,实现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三是通盘谋划重大文旅项目。道滘镇在莞惠城际轨道边留下200余亩文旅用地,配合周边400余亩用地和良好生态,准备招引优质文旅项目,融合道滘镇水乡传统文化,推动道滘镇文旅领域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道滘镇非常注重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着力破解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我们同时拥有中国游泳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特色食品名镇等大IP,相信没几个地方可以同时体验到这几种特色文化。

在道滘,你能领略最正宗的粤剧曲艺文化,道滘镇专门建设了一批粤剧曲艺专用场馆,粤剧曲艺进校园已经实现全覆盖;道滘镇还打造了“粤剧曲艺黄金周”“初一十五看大戏”等品牌活动,近年来创作了粤剧曲艺作品60多部,获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提名奖等国家级奖项25个、省级奖项110个。就这几天,道滘镇又承办了第五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总决赛,借此宝贵机会,让道滘的曲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高水平举办露营节、火柴盒音乐会、工业旅游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能给游客丰富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比如,道滘镇的北岛湿地公园、万里碧道、大岭丫村大草坪、永庆村乡村游等等都是游客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喜欢前往的网红打卡点。其中,在永庆村的也文也武艺舍内就有艺术民宿供游客居住。又比如,道滘镇充分挖掘美食文化价值,其中佳佳美在继2013年以“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获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后,2022年又以“道滘广式喜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佳佳美饮食文化体验馆也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工业旅游精品路线。

道滘镇的水文化也特别浓厚,特有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道滘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拥有四面环水、城在水中的独特人文景观,是东莞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连续5年(2017—2021)获评东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优秀”镇街。同时,我们精心打造环绕全镇的145.85公里的百里碧道,其中北海河碧道获评“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沿江碧道获评“东莞最美碧道”。

记者: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道滘镇的一二三产业都在培育壮大。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道滘镇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曾平治:道滘镇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思路,全面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全域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打造乡村振兴“道滘样本”。简单而言,我们的乡村不是那种原始的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既有种植业,又有现代产业,还有休闲文化旅游等等,而且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真正做到三产融合、产城融合。

一方面,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布局。理清工作思路,高水平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推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6个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和3个特色精品村为样板,出台“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设计方案,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全面打造水乡文化、田园碧道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示范带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扬特色、创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引导各村整合资源,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以万里碧道为载体充分串联大岭丫花茶湾、掌洲农业公园、粤晖园,以及兴隆街、济川善堂等历史遗迹,着力打造岭南水乡村落风情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化创意旅游区。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岭丫村。

早在2011年,大岭丫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建设了集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等于一体的水岸枫林,后来又引进了占地5000亩的花茶湾文旅项目,进一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同时,同步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新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达8亿元,可为集体增收1500多万元,既实现了环境提升,又推动了产业升级,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创收,实现“以工哺农”。还有,永庆村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整合巍焕楼、酱油厂旧址、衡斋家塾等历史文化古迹以及道滘肉丸、排骨饭、特色糖水等水乡美食文化,打造精品文旅路线,构建“吃、住、行、游”旅游服务产业链。

记者: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据了解,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道滘镇组织起草了《道滘镇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投入1.5亿元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融合发展。在道滘镇目前的产业结构中,有哪些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例证?道滘镇投入资金支持的科技创新,主要是哪些方向的创新?

曾平治:道滘镇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先后出台《道滘镇“科技道滘”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道滘镇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道滘镇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致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一是狠抓创新主体培育。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在政策驱动下,高企数量从2015年20家增加至现在的150家,“十四五”期间力争高企数量比“十三五”翻一番。此外,拥有百强创新型企业3家、瞪羚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

二是狠抓企业研发投入。探索组建产业联盟或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社会R&D投入由2015年1.45亿元提升至2021年3.94亿元,R&D占GDP比重为2.90%,增长1.16%。

三是狠抓孵化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体系化、专业化、高能级发展的孵化载体,协助华科城·创新岛创建成为水乡片区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连续三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A类),为道滘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

四是狠抓商标品牌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实现从做产品向做标准提升,提高行业话语权。2022年全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6件,大幅增长420%,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名全市第五和第二;专利授权量达1304件,增长4.07%;现时拥有有效注册商标超8000件,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五是狠抓数字赋能。积极融入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在新修订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中重点增加数字经济发展扶持板块,对标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支持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从0到1的突破。

记者: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持。近年来,在引进产业人才方面,道滘镇采取了怎样的举措,引进了怎样的产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为激发道滘镇的产业发展活力又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曾平治: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对此,道滘镇始终立足发展全局和战略布局的高度谋划人才工作,全面营造“是人才、进莞来、到滘来”的浓厚氛围。目前,道滘镇人才总量约3.5万人,年均增速约13%;高层次人才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超过20%。其中,引进了蔡金明博士及其创新团队,该案例获评2021年东莞市基层人才工作优秀案例。

一是完善人才工作制度。成立由我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出台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人才工作信息报送机制,多次召开人才座谈会、研讨会,高位推进、系统谋划人才工作。成立镇领导挂点走访重点关注企业工作专班,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定期走访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加强走访企业及人才。

二是出台创新人才政策。2022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镇街一级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设立2000万元领航人才专项资金,实施“实习直通车”计划、“道滘功匠”培养计划、企业家“凌云计划”等11项引才计划,健全人才队伍、服务、交流、平台建设等4项服务机制,强化人才住房、医疗、教育、资金投入等4项保障措施,多措并举引进、培养和用好人才。推出东莞镇街首个人才购房补贴办法——《道滘镇优才购房补贴暂行办法》,陆续出台《道滘镇人才引进培养补贴暂行办法》《道滘镇企业“人才苗圃”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道滘镇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具有鲜明道滘特色的创新人才政策及配套措施。比如,为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创新实施“引凤归巢”计划,在我市现有就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道滘镇户籍大学生最高给予10000元额外就业补贴。又比如,针对道滘镇高层次人才相对较缺的问题,大胆实施“存量人才提升”计划,在我市对户籍人才提升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扩大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非户籍高层次人才也给予一定的人才培养扶持补贴。再比如,针对龙头企业少、引才平台缺的问题,充分发挥现有优企人才引育留用的主体作用,创新实施“人才苗圃”试点计划,对申报成功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000元奖励。

三是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坚持“人才济川、和美道滘”人才发展定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发展理念,创新提出“不求常在、但求常来”人才交流合作观念,推动人才交流和发展。建立健全优才卡服务体系,2022年在全市率先建成1个优才服务区。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探索打造1个工程师集聚人才公寓,构建以配租为主、配售为辅的综合性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同时,道滘镇将设立人才日,集中开展系列人才活动,打造人才活动品牌。

同时,道滘镇不仅致力培育引进产业人才,还大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党政人才。在全市首创镇领导班子成员—(社区)“两委”干部“一对一”结对培养,全镇80多名“两委”干部分阶段、分批次、分领域参与为期1个月的脱产结对培养。此外,重点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制定《道滘镇百名后备干部竞跑“双万”新起点行动计划》,储备约10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

记者:人才结构优化、产业功能拓展,加之道滘镇在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正在打造的一批以城市功能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现代新型产业社区,使镇区逐渐呈现出城市的形态。您认为道滘镇以产业为基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将是一处宜居的美丽乡村,还是一座富裕的新型城镇?

曾平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进行了历史性转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事实上,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道滘历届党委政府努力奋斗的主要目标之一。

回首来路,道滘镇聚焦“五大振兴”,特别是以产业振兴为基石,逐渐走出一条具有道滘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交出一份上级肯定、群众认可的靓丽成绩单,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镇等荣誉,2019-2021年均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成为东莞迈上“双万”新起点的生动缩影。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舒适干净的百里碧道、宜居宜业的秀美村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道滘镇正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

展望前路,道滘镇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接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道滘实践。总的来说,未来道滘镇的发展就是始终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现代化”+“和谐美好”作为愿景,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致力加快“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道滘镇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民生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更大满足,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致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我认为,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个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种状态,而未来的道滘不仅仅是“现代化”,还应该呈现出和谐美好的景象,在道滘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共生共荣的和谐,感受到环境优良、物质充裕、身心舒畅、文明温暖的美好。因此,道滘镇把建设“现代化和美道滘”作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线。

三是致力实现“六个全面突破、全面进步”。即大力实施“六个现代化”战略路径,奋力在城市品质、产业体系、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全面进步,推动道滘高质量跨越发展。实施城市品质现代化,就是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品质城市,以高品质城市承载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水岸公园新城;实施产业体系现代化,就是要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消费升级、科技自立自强“新风口”,全力建设新兴产业重镇;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加快补齐“三农”工作短板,全力建设和谐共美乡村;实施公共服务现代化,就是要打造覆盖全域、均衡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建设民生幸福高地;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建设和睦友爱社会;实施文明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建设共同精神家园。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明前采茶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