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让农业科技惠及更多农民”

2023-03-21 17:37:25    农民日报

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经营的1300余亩高标准农田小麦长势良好。千余亩地的浇灌、施肥和除草剂喷洒,看上去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任务,但是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却十分从容。农田里,一台跨幅200多米的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在田间缓行,长长的“臂膀”上,众多喷头洒出伞状的水花。“1天能浇100多亩地,效率高,用水量也比大水漫灌节约一半以上。”薛丽娜说。

农机一响,种地不慌。行走在自己的480亩地里,农户李承国很轻松。“我主要种些玉米和小麦,从买种子、化肥到管理、秋收,都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啥都不用操心。”加入合作社后,李承国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儿。

2008年,大学毕业后的薛丽娜毅然返乡,和丈夫创办了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进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无人飞行植保机等先进机械设备,示范带动周边推进农业机械化,同时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为本地农民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服务,让农业科技惠及更多农民。”薛丽娜说。

“这是我们自主培育的‘禾元376’,主打高产,预计今年下半年审定后可以大面积推广。”在600亩的小麦良种培育繁育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薛丽娜蹲下查看着新品种的长势。自2013年起,她便与丈夫投入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中,目前已累计引进示范小麦、玉米新品种401个,拥有自主产权的小麦新品系200多个,开展粮食新技术示范15项,集成推广小麦、玉米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谈到未来,薛丽娜充满信心。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小麦良种培育繁育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的对面,一个汶阳田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已初具雏形。基地除了展示农耕文化和智慧农业,还将建成粮食产业发展中心、现代种业发展中心,开展村民田间培训,推广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等,为粮食产业化和现代种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皓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燕玉海)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韩城西庄:科学种植 试验田为粮食产业发展奠基
下一篇:牵紧发展“牛鼻子” 鼓起群众“钱袋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