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青山环抱,绿水环流,村口的大草坪上,传来欢呼阵阵。
“漂亮!”两名年轻人高高跃起争抢飞盘,他们身后,十多名队员正小步快跑。这是一场午休时间的飞盘大赛。
“村里有了新变化——年轻人来了!”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告诉记者,参赛的是带着项目“扎”进乡村的“全球合伙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汪玉成说,随着这些有点子、有创意的年轻人的到来,余村也在变得更现代、更年轻。
村里来了年轻人
汪玉成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过去的十几年间,他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余村的山川巨变。
通过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支持发展农家乐等举措,余村从炮声隆隆、粉尘漫天变得山清水秀、竹海连绵。
从炸山挖矿“卖石头”到青山绿水“卖生态”,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余村得到了真金白银的优厚回馈。
近年来,余村的干部和百姓也意识到,吃到乡村旅游“头口水”的余村,还存在产业较为单一的瓶颈。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也要迭代升级,乡村也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汪玉成说。
2022年初,天荒坪镇党委班子的10多名成员聚在一起,一场从深夜到清晨的头脑风暴,形成了面向全球招募青年人才的构想。
2022年7月,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引进智力和工商资本支持,统筹发展“余村大景区”3个乡镇17个行政村范围,涵盖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余平方米厂房、近6万亩竹林和农田,以及近百幢可直接入住的农家乐。
良好的环境加上政策支持,一批青年带着全新的理念来了。2022年,余村“全球合伙人”吸引50余个项目入驻,带动招引高层次人才13人、大学生1115人。
乡村“活”起来
“我们年轻人带来项目、技术、资金,政府则在房租减免、贷款贴息、宣传推介上给予多维度的倾力支持,双方成为合伙人、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最早来到余村的合伙人之一、“80后”张赟说。
新点子,让余村“活络”起来。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陈喆团队,正在余村印象图书馆打造动漫美学体验空间,项目完成后,数百个经典国漫形象将填满展厅,成为新的文化打卡地;
“90后”张航是一名“数字游民”,他和团队一起打造了独立工作室,计划与当地村民和企业一起打造IP,推动品牌升级;
刚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阿卜杜勒·贾巴尔(Abdul Jabbar)通过互联网招募国际人才来余村发展、为中巴之间的科研合作及人员交流牵线搭桥……
新业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将物联网与数字农业结合,利用村中的溪泉水发展5G智能养鱼,建立水产养殖、活鲜供应链融合的数字渔业科技服务平台,占地23亩,一年产值达8000万元。
新的生活方式,吹来乡村“新风”。
“清晨可以骑行漫步道,呼吸山间空气和阳光;上午可以去民宿喝一杯咖啡、吃爱心早餐,到千年银杏树下看书;中午可以去吃一口农家菜,在大草坪上玩飞盘;下午可以去图书馆看展览,参与草原鼓的工作坊;晚上可以到烧烤一条街享受热辣美食,看兔年创意兔子灯和灯光秀,不定期还有剧本杀活动……”在张赟看来,年轻人要是来到现在的余村,会发现向往的生活就在这里。
发展的路子要越走越宽
漫步余村,咖啡馆、主题民宿、文创体验馆多了;标志性的矿坑遗址,成了年轻人办艺术展、音乐会的场所;启用不久的余村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不仅能提供车辆换乘、旅游咨询等服务,还承载着展示展览、创新创业等平台功能。
2022年,余村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经营性收入突破800万元。2023年初,余村年终股金分红大会共向村民发放206万元,按照人均测算,每人可拿到将近2000元。
“村里连续三年分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俞阿姨拿着手里的“大红包”说,期待村里产业发展得更好,明年分得更多。
这些天,余村的“全球合伙人”共创基地里格外热闹,正在建设中的余村印象图书馆动漫美学体验空间也在铆足了劲赶进度。“我们有信心在这个春天里干出一番新作为。”合伙人陈喆说。
作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余村,该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美丽乡村?
看着越来越“年轻”的村子,汪玉成心里有了笃定的答案。
“余村的目标是‘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汪玉成说,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长远系统性发展的工程,需以长远的目光去发现并挖掘“大余村”的价值,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汪玉成提交了一份深化竹林碳汇改革的建议。
近年来,在因竹而美、因竹而兴的安吉,已逐步构建起“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工作体系,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竹林碳汇‘点绿成金’,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汪玉成说,希望在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可被应用推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涵、郑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