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梨肉质细腻、口味香甜,是咱的特产”“我们的玉米饼和红枣可受欢迎了,好多外地游客都让我们给他邮寄过去”“我带来了自己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请大家尝尝”……在两会现场,一些代表当起了当地农产品的宣传员。
仔细翻看这些代表的履历,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亲历者。不少代表说:“我们把特色产业做起来,壮大集体经济,改变了老乡们的生活。”
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是关键。一位基层代表告诉我,当地自然条件优越,政府下了大力气开发利用,做火乡村旅游,带动村民们挣到了钱。景区名声打响后,村子里又推出蜂蜜酒等特色农产品,丰富了旅游业态,也解决了蜂农的销售难题。
放眼全国,这种因产业而改变面貌的农村确实不少。有一位代表对我说,“荒山旱塬,过去种粮效益低,种果树收成少”。为了找到合适的产业,村领导班子做了大量调研,又是跑邻村学习,又是请专家把脉,翻来覆去不知做了多少试验,最后瞄准了环境适应力强的米槐。现在,当地米槐产业已辐射到周边多个省份,还走向了国际市场。
“用咱的双手赚钱,有啥就干啥,缺啥就补啥。”一位农民代表的话让我动容。有啥就干啥,就是当地政府依托本地特有资源优势,给予政策倾斜,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缺啥就补啥,就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物流、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缺口补上,让自然资源为我所用,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乡村产业发展,必须久久为功。不少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说,乡村到底适合走哪条路、发展啥产业,得花功夫琢磨,靠自己一脚一脚踏出来。找准路子后,还要在打造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稳住成果。
经过8年持续努力,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画上句号。但消除绝对贫困并不代表可以“交卷放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只是起点,未来还要依托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只有真正找到致富路,才有底气保障不返贫。
采访中,一位农民代表的话朴实而真挚:“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大家都有活干、有钱挣,先富的带后富,一个都不能掉队。”(锐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