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科技助力春耕 筑牢丰产基础

2023-02-16 15:01:56    农民日报

春日的序曲已经奏响,万顷农田从沉睡中苏醒,开始了春管春耕的火热浪潮。为稳步推进春耕备耕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农业农村部加大农业科技服务保障力度,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综合作用,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为春管春耕保驾护航。

田间地头找问题 因地制宜推技术

春光容易逝,农时不等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迅速采取行动,专家下沉一线查农情、看墒情,结合各地生产实际,突出区域性、实用性和轻简化特点,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制定本地实用生产技术提供重要指导。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在全国范围内主推技术118项,充分发挥了科技对提高粮油等重要农作物单产的支撑作用。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江苏淮安试验站在充分调研考察后,制定了当前小麦苗情与田管技术措施,提醒农民要突出“治早治小”原则,强化关键技术落实,保证除草效果,严防药害发生。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是种粮大县,全县共有116.5万亩高标准农田,并拥有5万亩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商水县农业农村部门在调查后发现,全市一二类苗面积占90%以上,麦苗长势较好。针对这种情况,农技人员重点在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以及田间杂草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推广,为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同样因地制宜,积极推广“4422”绿色高产技术新模式。针对小麦发生大面积冻害的状况,农技部门指导农户采取早镇压保墒促根、早管理追施氮磷肥等技术措施,为夏粮丰收打稳基础。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大豆、玉米推技术提单产专项行动中,将对技术示范县实行“一县一策”和农技人员与乡镇“一对一”包保制度,对症施策落实技术方案。

线上线下齐指导 农技服务到田头

“种植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有哪些?”2月13日上午,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李会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提问。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的农技人员彭诗很快给出了建议:“平整土地,选择优良高产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2023年立春以来,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累计在线解答农民春耕备耕生产问题已超28万个。

与此同时,为更加详细生动地普及农业生产知识,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还上线了一批针对春管春耕技术的短视频,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当下生产技术难点和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平台将农民反复提出的问题和普遍遇到的病害情况进行集中发布、置顶显示,方便农民查阅。此外通过农民提问和农技人员上传的田间服务日志,管理人员也能够了解各地不同墒情、苗情和病害情况,为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决策依据。

除了提供贴心的信息服务,农技人员也忙着将春管春耕的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民传授相关技能。开春以来,全国累计有15万农技人员与专家奔赴前线进行指导,抢抓有利时机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服务里程共达2400多万公里。

最近,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民乐镇大村村的稻田里格外热闹,村民和农技人员一起播种稻种,忙得热火朝天。自春耕开始以来,景谷县各乡镇的农技人员就已赶赴基层一线,现场向农户示范技术要领,讲解农机具安全使用、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确保春耕生产有序、高效推进。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也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农作景象,其中不乏农技人员奔走忙碌的身影。“要结合浇水进行合理施肥,喷施营养型叶面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尽可能减轻冻害损失。”在小辛集乡郭胡村的麦田里,农技人员在考察过村民受冻的小麦后,提出了相关的减灾建议。

精准培训接地气 农民“充电”促生产

为充分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各地抢抓冬春农闲时节,针对春管春耕关键农时、重要环节、主要病害,及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种植培训。截至目前,全国已开设农民专门培训5000多班次,传授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经验,助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为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克山试验站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春耕备耕工作。目前,试验站已举办春小麦备春耕生产培训班5场,培训人员266人次,重点向农民介绍市场情况、肥料选择、施肥方法和新型农药的使用。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以便及时解决麦农备耕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春节刚过,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举办的春季麦田管理讲座上,50余名种粮大户聚精会神,仔细聆听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在台上的讲授。农户纷纷表示,专家对于小麦生产中出现的春旱、冻害问题,春季麦田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的讲解都非常受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管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开年大戏”,也是发挥农业科技效能的重要节点。在万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沃土中,科技将会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力量。(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赵艺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间氧吧 秀美如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