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农技护航 增产有望

2023-02-13 17:22:22    农民日报

这几天,农业农村部小麦指导组专家、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曹承富来到滁州市定远县察看小麦苗情。这是他出差一周以来到达的第九个小麦主产县。

“从事小麦研究的人,时时刻刻关注着安徽小麦的生产情况,对小麦目前整体长势大体还是有所了解。但下到基层跑一跑、看一看,心里更安定一些、更有数了。”曹承富说。定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会明见到曹承富格外兴奋,抓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县里小麦产量提升就指望您了。”原来,定远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小麦生长期内降雨分布不均,以稻茬小麦为主,亩均产量在700斤左右。

曹承富来到严桥乡官东村东玲家庭农场的小麦田里,看到地里长势均匀、叶色葱绿的小麦后点了点头,随手从地里拔起一株麦苗分析说:“这是典型的一类苗,返青肥不用施,3月中下旬施一次拔节肥就可以了。”家庭农场主马华东介绍,去年11月10日秋种,总共种植了630亩稻茬麦,种植之前把土地深翻了一遍。曹承富说,整体种植情况是可以的,但地表平整度不够,后期可能造成局部地渍害。在了解到种植户使用的是老式播种机械后,建议他来年可试用一种新型三轴防缠绕旋耕施肥精量播种机看看效果。“沿淮、江淮地区的稻茬麦产量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从今年各地苗情差异情况看,下一步重点要加大一些新型播种机械的示范推广力度,有效控制播种量,切实提高稻茬麦播种质量。”曹承富说。

“实施‘两强一增’助力乡村振兴”,插在池河镇半面店村的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里的这块大牌子格外耀眼。“这块麦田苗匀苗壮,整齐度高,主要是播种质量可以、播期播量协调较好。”曹承富评价。“去年合作社通过县农技推广中心专家推荐,我专门花2万元购置了一台适合稻茬麦的新型播种机自己播种,开始精耕细作。”示范田的主人永存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彪坦言,自己种了2800亩小麦,而现在小麦的收购价已经达到1.5元多一斤,所以只要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经济效益就立马体现。

“不足就是播种时播种量偏大,太稠了。来年播种时种子少下点,可以再稀一些。”曹承富说,今天看的前后两块田一对比就看出来了:选用不同的播种机械,苗情表现大不一样,有了好的苗情,后面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会跟着提升。这就是机械强农的鲜活印证。“随着旱茬麦地区的土地成本、种植面积和产量趋向‘天花板’,安徽未来小麦增长与突破空间主要在稻茬麦这一块。目前,全省有1500万亩左右稻茬麦田,在安徽大力推进‘两强一增’的行动中,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的加大,通过高产抗病抗逆新品种、新型耕播机械、新型专用肥料及栽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小麦增产有望。”他信心满满地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育苗备春耕
下一篇:早春农事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