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上海嘉定:都市农业的现代化实践

2023-01-31 17:00:46    农民日报

不管是城郊还是偏远乡村,只要奔走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便绕不开“种养什么、怎么种养、竞争力强不强”这三个基本问题,回答好这三个基本问题,意味着选择了正确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上海嘉定区地处大都市近郊,是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农业体量非常小的都市农业代表。正汇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潮头的嘉定区在书写着什么样的答卷?日前,记者走进嘉定区,探访嘉定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一桌菜尽享家乡风味

最近两年,“嘉定一桌菜”火了。而且,这一桌菜已经从嘉定城乡居民的饭桌上,端上了浦西居民的餐桌。

“梅山猪肉、嘉定白蒜、罗汉菜等是嘉定独有的,湖羊肉也是上海唯一湖羊原种场出品,取名‘嘉定一桌菜’,是因为食材大多是嘉定的老品种,采用传统的烹饪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桌菜让嘉定城乡居民找回儿时的味道。”近两年自告奋勇担起推广大使的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沈飚说起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的“嘉定一桌菜”,津津乐道。

上海农业体量虽然小,但各具特色的乡村风味并不缺。能做成一桌独具乡村风味的菜,并成为上海城乡居民追求品质生活的一桌菜,嘉定这一桌菜着实显眼。就以一桌菜里缺之不可的猪肉来讲,上海共有3个猪肉地理标志产品,年出栏达到5000头。鲜猪肉实现品牌化经营的,目前为止只有嘉定的梅山猪。

在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下,都市种养业唯有通过特色品类建立起从田头到餐桌的竞争闭环,通过挖掘、沉淀特色品类的生态、美学价值吸引城乡居民,才能更有竞争力。因此可以说,谁保护传承好特色老品种,谁就赢在了竞争的起跑线;谁实现了老品种的市场化开发,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当然,老品种的传承和商品化开发意味着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价值观和新消费理念重建或新建从种源到销售终端的闭环。在构建价值闭环过程中,政府、市场经营主体必须各司其职,这方面的挑战要远大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

嘉定传承开发梅山猪、白蒜这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的策略很值得品味。嘉定梅山猪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以梅山猪保种场、授权养殖基地和授权开发为一体的价值链架构。嘉定白蒜的选育、产品开发则主要依托域内具有种子进出口经营权、具备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也就是说,针对老品种的传承开发,政府的定位和发力点明确,即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力,挖掘利用好经营主体已有的资源,政府则集中资源和精力破解经营主体无力解决的环节,比如梅山猪商品猪的种猪选育,推选嘉定白蒜、罗汉菜等4个特色老品种成为上海市首批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等。

“政府应该解决的是经营主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实践中却很难把握边界,管理部门容易越位,钱花了、精力也投入了,结果反而可能不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这是需要经常反思的。”分管种植业的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周伟说。

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嘉定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在传承开发老品种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参与老品种保护、传承、开发的产业界人士便有了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嘉定一桌菜”也因此得以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家乡风味,嘉定白蒜等老品种得以成为异国他乡的特色风味,而不是停留在“贡品”、土特产的程度。

“无人农场”为都市农业添新彩

创新模式、储备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成功经验是上海都市农业践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粮食生产经营领域,上海应该强化模式创新和粮食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储备,以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嘉定区在率先实践上海“无人农场”过程中,不仅打出了一张嘉定农业现代化新名片,也践行了以创新模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责任。

2020年嘉定提出建设上海第一个“无人农场”,2021年9月底,嘉定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上海市嘉定区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年年初,嘉定区人民政府发布《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创建实施方案》。从项目提出到2022年年底,“无人农场”规模从300亩扩大到了1600亩,2023年明确将扩大到3890亩,嘉定区人民政府批准了《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建设技术规范》,由此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深谋远虑的决策,希望通过3到5年努力,构建技术装备先进、生产绿色循环、品牌优势突出的都市现代农业样板区。

记者通过采访嘉定区农业农村委种植业与农机办、区农机站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建设水稻生产“无人农场”是对现有粮食生产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全面审视和提升,不具备连片高标准粮田条件,水稻规模经营主体没有社会化服务需求,农机购置、改造补贴达不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期望,“无人农场”最终就是一场秀,绝无可能像嘉定这样短期内形成标准技术规范,有条不紊地朝着到2025年完成1万亩水稻片区“无人农场”建设的目标迈进。

嘉定“无人农场”位于上海少数几个拥有万亩连片粮田之一的乡镇外冈镇,该镇拥有1.7万亩集中连片粮田,该区域内粮食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联手探索出了高质量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上海市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中的一个,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花落外冈,本身就是对外冈探索实践都市现代农业的一种肯定和嘉奖。

为了高质量完成“无人农场”为上海都市农业增添新彩、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储备奔向未来的技术规范,过去两年,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和外冈镇政府多管齐下,用乡村振兴时代责任激发参与建设的高科技市场主体的责任感,用真金白银消化“无人农场”农机添置、改造升级的困难,让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体会、享受高质量成长,从而积极扩大“无人农场”的规模。

品牌为纲强化农业竞争力

上海农业量小,在各级政府多方扶持下,产品卖难问题相对不突出,这是上海各级政府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紧迫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嘉定区“马陆葡萄”品牌是个例外,堪称上海乃至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典范。然而,三年之前,“马陆葡萄”品牌的成功经验并没能在嘉定有效复制,是嘉定优质农产品不愁卖不出优价,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农业品牌化的本质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在经营主体还没有足够能力、意识和热情参与品牌建设的前提下,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宜缓不宜急。”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汪彬说。

汪彬的话是对“马陆葡萄”品牌成功经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都市农业品牌创建的时机、路径、方法等一系列影响农业竞争力因素的综合解读。面向都市消费者的农业品牌化是建立在小产业大市场背景下的品牌建设活动,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生态中,都市农业品牌更依赖于一个或一批经营主体的积极主动。正如“马陆葡萄”品牌,如果不是品牌创始人依托马陆葡萄研究所倾心打造“马陆葡萄”公用品牌,如果不是嘉定区葡萄经营户构建起母子品牌共生共存的品牌格局,拥有所有权的马陆镇政府完全可能无力维持、提升“马陆葡萄”品牌的竞争力。

记者发现,最近两年,嘉定一反常态,大大加快了嘉定区农业品牌化进程,“我嘉生鲜”微商渠道品牌的脱颖而出和“嘉定嘉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步步为营,有目共睹。

记者通过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龚丽亚了解到,“我嘉生鲜”所有权归于嘉定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授权6个“农二代”组成的运营团队运营,目前已经有嘉定区21个经营主体入驻,客户群体单日高峰浏览量突破80万人次,而政府只对包装、快递物流作一定的补贴,平台运营补贴每年仅为15万元。

“我女儿和其他几个‘农二代’很看好‘我嘉生鲜’平台,对地产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帮助大,随着‘嘉定嘉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嘉定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一定会稳步提升。”在上海都市休闲农业领域颇有声望的沥江生态园负责人沈维高说。

沈维高有着几十年上海市场农产品营销的经验,在他的经营下,占地1000亩的沥江生态园成为上海四季可玩可赏可吃的都市桃花源。当女儿从国外留学回来决定参与自家生态园建设和嘉定优质生鲜农产品营销,他很自豪,他相信,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嘉定农业品牌化路子一定能走好,生态园和嘉定优质农产品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菜园”“果园”里的好光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