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山东省禹城市建立乡村人才支持体系

乡村人才成为“香饽饽”

本报记者 王 沛    2023-01-20 17:48:00    人民日报

“看这苗情,需要镇压一下,这样才能促高产。”一大早,山东省禹城市莒镇李尚武村村民吴多霞,来到后赵村粮农赵春国的麦田里,进行技术指导。

吴多霞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返乡后经商办过企业,10余年前,她选择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办起了家庭农场。去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吴多霞搞了56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她说:“种地还得靠科技,10年前小麦每亩1000斤就算高产了,现在亩产一千三四百斤很正常。”

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回乡后,市里对我们这些返乡人才每年都有各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种养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除了家庭农场场长,吴多霞还有多个身份:禹城市农业农村局的特聘农技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下乡”志愿者……这些年,吴多霞自己富了,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

李庄村种植大户李玉凯就是被吴多霞带动的农户之一。“原来种植小麦全靠经验,吴场长教的一些新方法一开始还有些不能接受。看到她的产量不断增加,我才跟着学。”在吴多霞的指导下,李玉凯尝试宽幅种小麦,年前年后镇压,有效防止倒伏,“通过这些改变,一亩地增产了近百斤!”李玉凯说。

作为山东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吴多霞家庭农场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学习技术,种植优质粮食、无公害大蒜、芹菜,让周边不少农户大幅增收,还解决了近千人次就业。

“我们打造‘一横一纵一交叉’乡村人才发现体系,依靠职能部门横向寻访、镇(乡)村纵向挖掘、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交叉推荐等方式,发现乡村各类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晓冰介绍,依托11处返乡创业园,全市吸引430余名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就业6300余人;全市培育高素质农民1700余人、科技示范主体6500余个,辐射带动10万农户发展。

发现人才,更要用好人才。为激励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禹城市每年都举办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最高可享受50万元的奖励补助。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享受每年6万元的生活补助;获得各级技能大赛奖项的技术人才,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补助。禹城每年通报表扬10名“返乡创业之星”,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

为服务好各类乡村人才,禹城市建立“禹才汇”微信群,为返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快速响应需求,协调解决后顾之忧;开设“人才创业讲堂”,邀请高校名师、部门负责同志对返乡人才进行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成功率。

“我们坚持以产业化、平台化思维推动各类人才入乡返乡,构建‘县乡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各类乡村人才提供零距离服务,实施人才返乡创业就业20条支持政策,真正让乡村人才成为‘香饽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禹城市委书记滕海强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乡村生态好 旅游业态新
下一篇:农场里开启新生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