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红梅绽放,报告小寒节气到来。小寒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斗指癸,是北半球全年中几近最冷的时候。但我国民众从物候的变化,已经感知到春天不远的讯息。
古人通过观察,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此时,南迁的大雁启程向北飞去;喜鹊开始在树上筑巢,以备春来繁衍;山鸡捕捉到阳气萌动的信号,发出“咯咯”的鸣叫声。
节气文化中还有“二十四番花信”之说。民间将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中的花事,按照花开时序罗列;一个节气分三候,每五天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选一种花为代表。小寒节气第一花信是梅花,继而是山茶花、水仙花,这三种花相继开放,都有迎春、报春的象征意蕴。花有信,年年应时而开,彰显守信美德。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当然,冷才是小寒节气的主角。农谚:“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时节的农事也与防冻害有关。北方地区主要是做好菜窖、畜舍保暖,对果树进行冬剪,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南方地区要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露地栽培的蔬菜,可用稻草等作物秸秆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挡地面热量散失;遇有强冷空气,再加厚覆盖物,作临时性覆盖。大棚蔬菜这时要尽量多照阳光,棚外草帘不可连续多日不揭,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小寒节气的民俗活动,有腊祭、吃糯米饭、探梅、赏雪、冰戏、围炉煮茶、冬藏进补、冬闲读书、准备年货等。
岭南一带,人们小寒这天要吃糯米饭。糯米蒸熟,配上炒香的“腊味”、香菜、葱花等,吃起来特别香,且耐寒。
北方河面结冰厚实时,人们纷纷开展冰上运动,滑冰、打雪仗、坐冰、爬犁等。爬犁由马拉着,或由狗牵着,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称为冰戏。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喜爱的冬季体育项目。
“檐飞数片雪,瓶插一枝梅。”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是温暖如春,充满文化气息。除了围炉煮茶、共享美食、谈古说今、把酒话桑麻之外,如今不少新农民利用冬闲“岁余”和夜晚时间读书,提升自己,延续耕读传家的传统,让美丽乡村文脉绵长。
素静冬日,照样能活得精彩,折射出的是人们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程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