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有网友发现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语文课本上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有人经考证,认为是后人抄写时出现笔误,才把“浮”写成了“沧”。要不要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沧海一粟”改为耳目一新的“浮海一粟”?引发热议。
实际上,经典文本,包括汉语的一些成语、词义等,在流传中出现错误,甚至以讹传讹,乃至最后“将错就错”,并不鲜见。根据汉语词典,成语“愚不可及”最早出自《论语》,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是褒义词,而如今被用来形容极端愚蠢,是完全的贬义词。这类“反转”“误读”,是由于后人无心也好、有意也罢,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进程的一部分,甚至属于文化传承的一种现象,已难言对错。对专业研究和语文课本来说,确应搞清来龙去脉,正本清源;而对大众来说,却也未必要锱铢必较,争得“脸红脖子粗”。难怪面对是“沧”还是“浮”,不少人赞同:不必太较真!
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对包括汉字、成语、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较真”、更“挑剔”了,对历史和文化中的细节、脉络更在意、更考究了。今年热门的“国风”影片《长安三万里》《封神》等,尽管口碑不错,但其中的历史细节、文化要素也受到一些观众有理有据地批评、“找茬”。那些披着传统文化外壳的“神剧”,就更难以“糊弄”观众。这两天,央视龙年春晚公布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一个“龘”字冲上热搜,与之相关的历史考证、文化解读刷屏朋友圈。这些现象所反映的,早已超越了“较不较真”的问题,而是大众对传统文化更在意、更呵护了。当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有趣解读、严肃讨论成为舆论空间的“家常便饭”,我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广度与理解深度,也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
汉服热、博物馆热、“国风”文创热……这些新时尚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透过对传统文化要素的严肃讨论、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比如,这次对“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分析,就有观点认为,尽管原文是“浮”,但从传统文学和美学角度讲,“浮”字雕琢痕迹太重,反而是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在这个意义上,是“沧”还是“浮”,不妨“较真”一下,甚至类似的理性讨论、深入分析,在舆论场中,反而应该多些、再多些。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