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古筝进央音”于2023年11月15日在中央音乐学院王府南大殿前奏响,作为第五届10·15艺术节推出的重磅活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乐器协会、中共兰考县委、兰考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北京央音演艺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以“用音乐助力振兴,用艺术服务人民”为初心,以“突出央音引领,帮扶文化产业”为宗旨,打造兰考地方文化名片,以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活动以“兰考古筝”为着力点和聚焦点,通过手植泡桐树、纯手工制作古筝、百余名师生同台齐奏等方式,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展示中央音乐学院与兰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成果,勾勒学校发挥自身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值得关注的是,百架古筝同台齐奏环节的参演人员分别为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河南兰考基地古筝学生以及全国各地一线古筝教师,普及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广泛性与多样性相辅助,地方特色和专业引领相结合,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协同发力,奏响校地合作新气象,展现“文艺为民”新作为。
即将呈现的作品分别为《盛世华筝》《战台风》《焦桐花儿开》《我和我的祖国》,四首作品缀连成“诗”,既有气势磅礴、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也有传承精神、用心用情的焦桐花开;既有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和谐乐章,也有直抒胸臆、质朴表白的深情礼赞。曲曲精选,共奏华章!
焦桐花开漫兰考,校地合作助振兴
当年的焦裕禄,带领兰考全县人民为防风治沙大量种植的泡桐树,如今已经成为制作乐器音板的材料,成为了带领兰考人民脱贫致富的“发财树”,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与兰考县人民政府开展多方面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兰考民族乐器品牌,推动兰考民族乐器做大做实,服务兰考地方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与兰考县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同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河南兰考基地、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考点、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中央音乐学院·兰考县人民政府民族乐器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的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央音乐学院和兰考县人民政府的合作之路正式启动;2022年,在焦裕禄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李杨冠宇带领她在兰考组建的“千人筝团”成员在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树下,奏响《焦桐花儿开》,展示着新时代文明基地驻扎兰考后的生动实践成果;此次百台兰考古筝走进央音,也再次向人们呈现音乐帮扶理念在基层、在人民心中开花结果。
一棵“焦桐”名远扬,琴瑟声声促传承
当年治理风沙、种植泡桐的回馈,在不经意间,提供了一个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绘就了中央音乐学院与兰考县的绵长情谊,“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激荡出的是兰考蓬勃的发展动力。
焦裕禄同志种下的那棵泡桐,已然参天;习近平总书记亲手种下的泡桐,挺拔伟岸。今天,兰考的泡桐花依旧盛开,象征着“焦裕禄精神”的泡桐树也在中央音乐学院种下。焦桐挺拔,精神永存,种下的不仅仅是小小的泡桐苗,更是“扎根沃土、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走进央音的不仅仅是百架古筝,更是搭建起一座传承精神、助力振兴的桥梁。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