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亚残运会落下帷幕,精彩人生大幕初启 | 睡前聊一会儿

唐天奕    2023-11-02 16:25:27    人民日报评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落下帷幕。金桂时节,满城馥郁。赛事期间,一幕幕激情澎湃的精彩瞬间在西子湖畔定格,一曲曲顽强拼搏的精神赞歌在钱塘江边谱写,一段段团结友爱的温暖佳话在人们之间传诵。残疾人运动员以自信自强精神书写的动人故事,将镌刻于人们记忆深处,带来持久的感动、激励和温暖。

还记得“篮球女孩”钱红艳吗?20多年前,一张小女孩套着篮球练习“走路”的照片,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个因为车祸高位截瘫的坚强女孩。如今的钱红艳,已经成为一名残奥游泳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的游泳比赛中绽放光彩。练习游泳的过程并不容易,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无数像她一样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以顽强奋斗浇灌人生之花。盲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声辨位,在黑暗中勇敢奔跑,追逐内心的光明;失去双臂的射箭运动员,以脚为支撑,用嘴拉住箭尾,完美射中靶心;一场没有奖牌、没有对手的决赛开始了,跳远运动员奋力起跳,认真完成与自己的角逐。

 

面对挫折,残疾人运动员所展现的乐观豁达,同样给人们心灵启迪。开幕式上,科威特代表团的轮椅篮球运动员伴随音乐,控制轮椅,用灵活的舞姿与观众热情互动;硬地滚球运动员杨贝贝因为身体障碍,需要在竞赛辅助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比赛,但她在赛后努力向观众作出“比心”动作,以灿烂笑容诠释“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面对命运的考验,残疾人运动员以自强不息的态度勇敢作答,以全力以赴的姿态努力超越,在赛场上绽放竞技之美、精神之美。

体育的意义在于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大家心手相牵,勇往直前。轮椅篮球比赛激烈,每当有队员轮椅侧翻,对方球员也会伸出援手,拉上一把;因为对手成绩无效,中国代表团运动员林思彤递补金牌,她的第一反应不是为自己开心,而是为失去冠军的对手遗憾。亚残运会既是竞技的舞台,也是交流的平台,运动员团结友爱、相互鼓励,书写守望相助的美好篇章。

更多暖心的画面,让人们看到相互激励、携手向前的力量。田径赛场上,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刘翠青和领跑员陈圣明步伐一致,齐心向前,昔日领跑员徐冬林在看台上深情守望,赛后三人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轮椅篮球比赛间隙,啦啦队里的听障演员在场边指挥协助下,和健全人演员共同完成舞蹈表演;亚残运村的留言簿上,写满了运动员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感谢……在团结协作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一幕幕残健融合的生动图景,把平等相处的理念注入更多人心间。

残健融合如同一扇窗,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折射出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光芒。得益于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残疾人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优化,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公交车等设施成为城市标配,有爱无“碍”从赛场延伸到生活,从参赛、观赛拓展到衣食住行。当“礼让盲道”成为人们共识,当“光明影院”吸引数百名志愿者先后加入,文化和理念方面的无障碍,提升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让更多残障人士勇敢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时代发展的成果。

从北京冬残奥会的“一朵雪花”,到杭州亚残运会的“金桂之树”,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写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火炬手用智能仿生手点燃主火炬,展现科技发展带来的更多可能;闭幕式上,为盲人讲电影的义务讲解员向视障朋友讲述火炬熄灭的难忘时刻,诉说人文关怀的浓浓温情。赛馆内,电子导盲犬、智能电动代步车、可穿戴式站立行走机器人等“黑科技”赋能未来,为更多残疾人点亮梦想。生活中,听障人士创业开办咖啡馆、视障女孩就读播音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成就出彩的人生。

这正是:

自信自强,全力以赴,书写精彩故事;

赛场内外,有爱无“碍”,共享出彩人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闪光的刻痕——徐匡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