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助浴快车”开到了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敬老院。小小一台“助浴快车”里,更衣区、卫生间、坐式浴缸、辅助花洒、安全扶手等设施一应俱全,能为老人提供洗澡、搓背、按摩等助浴服务。“助浴服务送上门是好事,但洗澡毕竟有些私密,接受度高吗?”现场30多名老人主动提着装好干净衣物的袋子排起了长队,打消了笔者这样的疑虑。
洗澡这件对普通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小事,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却并不容易。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在穿衣、吃饭、如厕、上下床、室内活动、洗澡等6项日常生活自理活动中,最困扰老年人的便是洗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约有4400万60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帮助他们舒适洗澡,不仅能切实提高生活质量,也关乎他们老年生活的体面与尊严。
为老年群体提供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去年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对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作出安排,明确“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助浴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加快补齐短板、明确标准,才能为行业健康发展打牢基础。
缺乏统一、规范的助浴师培训,是当前行业从业者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少公司或团队都是自行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很容易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如何避免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怎样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如果发生纠纷如何调解处置?把这些问号拉直,需要相关部门发力,制定从业标准、收费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规范,推动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提升,从而让高质量的助浴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养老既是人生大事,也是家中要事,更是社会大事。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从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开发被褥清洗、收纳整理、消毒除尘等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保洁服务产品,到因地制宜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流动餐车等形式便利老年人就餐,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老人方方面面的具体需求。这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着力解决失能老人洗澡难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不可或缺,更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关心关爱。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助聊……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出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才能守护好老年群体的福祉,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质和温暖。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