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持续向好

渠沛然    2023-11-01 14:20:43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10月17日,中国海油与ENGIE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际液化天然气(LNG)交易平台达成一笔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LNG交易业务。10月19日,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达成了首单国际原油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购得一船100万桶原油,并于10月27日采用数字人民币结算完成。

油气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在不断探索并持续开展。

受访人士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建立石油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推动国际油气业务人民币交付,是提高中国油气市场话语权、增强中国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手段之一,也为国际资源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加快捷、稳定、高效的交易和支付渠道,满足境内外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

交易再添新单

其实早在今年5月,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就已迈出实质性一步。当时满载6.5万吨LNG的“马尔文”轮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接卸,这船货物是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截至目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已完成多船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LNG贸易。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春鹏表示,采用“油气平台交易+人民币结算”的模式,有利于油气资源进入中国,助力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搭建高效、快捷、安全、稳定的系统和平台。

据介绍,目前亚洲缺少一个有影响力、被市场接受的原油期货基准价格,因为亚洲原油进口价格制定主要基于中东原油产地价格,难以准确反映消费地区的真实供需情况。

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表示,目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油气行业市场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国内油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国际油气市场推行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缩小国内外市场采购价格差距,使油气价格充分反映供求关系,提高国内能源供求水平对国际油气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基础仍需夯实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进口LNG为6344万吨,中国是全球天然气市场的重要买家之一。

高明宇表示,随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不断多元化,尝试推进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建设并培育中国版油气期货市场,形成亚太基准价格,可以使定价更合理更科学,逐步消除亚洲溢价的现象。

“但目前国内油气供应能力较油气大国仍有差距,同国内需求相比自给能力有限。此外,我国油气期货市场还不成熟,对石油人民币形成支撑力度不够。油气交易人民币化刚刚起步,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高明宇说。

“我国油气管网运输和油气储备能力较为滞后,产供储销体系的‘短板’也制约了我国干预油气市场的主动性,影响了在国际油气市场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的油气贸易结算功能发挥。”某期货从业人员说。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变化,油价波动不断,要把油气储备体系建设摆到与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景春梅建议,在加快中国国际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新增项目和储气库项目建设的同时,应加快形成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生产经营者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提高保障能力。

可先定个“小目标”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油气交易人民币化需要“爬坡过坎稳字当先”。稳步推进,可以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将我国能够把控的油气进口贸易市场作为目标。可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化机制。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 “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战略规划对接日益深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截至2022年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创下新高,当年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9.4%,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 亿元,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等优势,依托国家间产能合作,推进中国油气相关产业和项目落地,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币签单和人民币计价结算目标。同时,积极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大型石油企业和国际投资者参与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交易和其他金融项目,降低贸易合作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

景春梅提出,要主动推进能源及其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上海原油期货规则制度,加快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人民币”体系,积极构建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天然气交易体系,未来努力探索建立新能源人民币计价结算体系。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闪光的刻痕——徐匡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