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近日举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论坛上发布第十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报告,以及第六期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报告显示,10年来,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引导下,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助力我国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行动。
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管理措施,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为目的,通过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调控手段,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采购污染排放少、环境绩效高的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全产业链进行绿色改造,降低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绿色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报告覆盖22个行业、742家中外企业。报告指出,过去10年,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等共同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理念逐步主流化。从最初只有37%的参评企业承诺绿色采购,到本期73%的参评企业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借助环境信息公开,累计推动2.5万家次供应商做出整改或披露。
报告还显示,中外企业正在加速气候行动。参评的742家企业中,87%的企业作出气候承诺。约70%的企业测算自身运营的碳排放,44.2%的企业披露了价值链的排放数据。50家企业测算并披露产品碳足迹,从产品的原料开采、生产、分销、储存、使用到废弃和回收等环节,厘清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分析接受绿色选择审核的供应商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现,部分主要污染物减排幅度快于同期全国工业减排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外企业绿色供应链行动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积极助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报告中建议,压实全球企业责任,将大型品牌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减排承诺真正落实到供应链核心地区,同时帮助新兴供应链地区提升环境管理能力,通过构建区域乃至全球的企业环境责任平台,提高供应链气候韧性,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打造环境和气候友好、生态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合力保护地球家园。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