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购买会员即可破解“青少年模式”的不正当竞争案。该案中的一款APP,将“青少年模式”弹窗自动关闭功能作为“会员尊享特权”之一,以“限时免费”吸引用户开启。法院认定该行为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又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一道“防火墙”,越来越多APP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这一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和保护,对于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避免网络不良信息侵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实际使用中,“青少年模式”也遇到不少挑战:一些平台无需身份认证就可以租赁、购买账号;一些“青少年模式”解除限制过于简单,防沉迷效果较差;一些APP适龄化内容资源少,一旦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就只有低幼内容,很难寓教于乐等等。如何继续优化,让“青少年模式”不被绕过、不空置虚设,需要更多思考。
前段时间,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移动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此举不仅在使用时长管理、下载安全等方面根据年龄提出不同限制,还要求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未成年人提供分龄内容服务,打造专属内容池。这意味着,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保护网正越织越密,在防范不良内容和合理利用网络上效果更佳。
今天,许多孩子堪称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使用网络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养。基于这样的前提,“未成年人模式”的本质更加清晰——并非要让孩子们跟网络完全隔绝,而是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持续从技术层面堵住破解模式的漏洞,加大对不法平台查处与惩治力度,让“未成年人模式”成为网络平台的自觉行动,才能不断满足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未成年人模式”的完善,要“堵”也要“疏”。一方面,网络平台企业应提供更优质的“网上”内容,依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实行差异化管理,提升内容的适龄度并进行内容推荐,开发出更多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应给予更多元的“网下”生活,引导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在出力出汗的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成长。
健康上网,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家庭、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持续筑牢网络保护屏障,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真正让网络为未成年人的生活添彩、为他们的成长赋能。
这正是:
健康上网,呵护健康。
丰富生活,助力成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