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在上海组织召开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交流分析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既有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有利于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适时组织“地沟油”收储运体系比较完善、具有推广意愿、有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布局的区域,有序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会议要求,有关地方要加强组织领导,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将生物柴油推广应用纳入本地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统筹谋划。
多位与会者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我国自“十五”时期开始发展生物柴油,并在多地开展推广试点工作,但因在原料供应、市场机制、推广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大多数地区最终并未推广起来,目前仅上海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此次国家能源局调研上海经验做法,强调有序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最主要的可再生交通替代燃料
生物柴油是指以动植物油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液体可再生燃料,具有高十六烷值、低硫等特点,一般与传统石化柴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对于改善传统柴油车尾气中烃类、一氧化碳和黑烟排放效果明显。
据了解,目前生物柴油作为最主要的可再生交通替代燃料,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数据显示,全球生物柴油产能从2015年的3900万吨增至2021年的5300万吨,产量从2015年的2800万吨增至2021年的约4000万吨,新增部分主要来自北美、南美和东南亚。
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要以餐厨废弃油脂为主的“地沟油”和油脂工业的油脚为原料,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80%。
“发展生物柴油可谓‘一石多鸟’。首先,生物柴油是绿色可循环再生的低碳燃料,对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从能源安全角度看,生物柴油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尤其在高油价时期,可作为部分替代能源;另外,作为餐厨废弃油脂的消纳途径,生物柴油可有效杜绝餐厨废弃油脂回流餐桌的问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能源处高级工程师李顶杰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推广应用难题多
事实上,我国试点推广生物柴油已有近20年。
“生物柴油试点推广很早就启动了,大概在2005年左右,当时的主要逻辑是旨在保障能源安全,多方面替代补充燃油。但截至目前,除上海形成较为完善的‘收、运、处、调、用’产业体系外,其他地方都没推广起来。”江苏省石油流通行业协会专家丁彦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谈及原因,丁彦指出,餐厨废弃油脂源头多、分布广,整个收集难度大,对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地方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回收体系,导致无法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
李顶杰也指出,由于原料建设不及预期,间接导致生物柴油产业没能发展起来。“当时还在云南种植小桐子,试图发展油桐、油棕等非食用油脂制生物柴油,但并没有形成规模。”
此外,经济性也是制约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原因。
李顶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根据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供国家储备用0#柴油均价为8525元/吨,生物柴油出口均价为9606元/吨,柴油出口均价为6400元/吨。
“如果没有补贴,石油销售企业销售生物柴油就面临亏损。”李顶杰表示,“全世界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较传统石化柴油均普遍偏高,因此各国推广生物柴油均需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比如强制消费比例或数量、财政补贴、全产业链管控等。”
上海模式值得借鉴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上海之所以能推广成功,与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较强的管理能力息息相关。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海市持续探索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自2018年起,陆续发布一系列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的相关管理办法,对全市餐厨废弃油脂从收运、处置以及在加油站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全产业链闭环管理、价格联动、托底保障、产品顺畅应用的体系。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初,通过政策引导,上海市累计销售B5生物柴油190万吨。
在丁彦看来,上海整个产业体量较大,地方推动能力较强,并有较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和较强的财政支持政策,打通了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全产业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只有餐饮废弃油脂有条件形成一定规模,也是最现实可行的资源选择。可在上海模式基础上,在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进行试点推广。”李顶杰表示。
针对如何高质量推进生物柴油试点推广工作,李顶杰建议:“一是对餐厨废弃油脂建立起健全的收储加工链条,抓住源头,把餐厨废弃油脂作为重要的内容管理起来,保证原料来源;二是要有合格的能够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三是保证生物柴油的销售渠道,建立起一个和成品油销售企业相关联的机制,鼓励成品油销售企业销售生物柴油;四是引导消费者使用生物柴油,通过宣传,提高绿色发展意识。”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