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系列观察③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开放促改革,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特征。随着自贸试验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效能、治理水平也因此不断提升。
“变化的确太大了!”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业务风险管控部副部长金烨,长期负责公司证照的办理,对前后的变化深有体会。
“罗森便利店刚刚在浦东新增了一家门店,手续办得很顺利。”金烨现身说法,“我们是开连琐店的,在上海有1200家门店,经常会办门店开业手续。过去开一家店,手续办下来得有50至60天。拿到营业执照,还得等许可证;店面装修完了,还需等相关部门来核查,之后才能拿到许可证。每个门店都这样办下来,时间和人员成本都很高。”
现在呢?“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当场书面承诺,全程只需两三天,成本大大降低。” 金烨说。
10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聚焦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率先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合欢路,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这里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办事窗口。
走进大厅,只见窗明几净,色彩明亮。办事窗口虽然忙碌,却少有人排队。“就是在这个大厅,企业群众找政府办事的方式几经变迁,发生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一个又一个以开放促改革的生动案例。”中心副主任黄海霞说。
2017年,浦东在上海率先试点“单窗通办”,建立了“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综合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有何不同之处?黄海霞介绍,过去找政府办事,进了一个门,得找相关部门的多个柜台办事,浦东这一改革形成了政务服务的“单窗通办”模式,企业只要找一个窗口,由中心再分发给各有关部门,有力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
2019年,浦东试点“一业一证”改革,多张许可证被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以更好为企业减负。就是在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诞生了中国第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2021年,“一业一证”先在上海推广,此后又在全国推广。
聚焦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这“一照”“一证”,近几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持之以恒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先照后证”实行之后,“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和文体旅“一证通”等相继推出。
近年来,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又率先探索智能化政务服务,通过开发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对企业而言,内资公司变更属于高频事项。以前办理这类事项,手续比较繁琐。而今,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窗口“智能帮办”,帮助企业在咨询过程中通过问答、勾选,即可形成准确、完备的申报材料,为企业提供了“零材料填报”新体验。
还能不能更便捷?改革创新不止步。2021年10月,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商事登记领域率先探索远程“直达帮办”,让企业办事人员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到“一次不跑,一次办成”。2023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的“一业一证”又出新措施,实现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相应的行业综合许可业务“免申即办”。
对于这样的变化,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评价:“表面上看,这些都是流程的变化,办公形态的变化,但实质是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部门由‘审批者’转化为了‘服务者’。”
以开放促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试验区从“试验田”迈向“示范田”。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为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海将自贸试验区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前沿阵地,给予大力支持。”
上海市层面先后向浦东新区政府下放超百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开展“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试点提供基础支撑。临港新片区成立后,市级层面又分三批向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累计下放1215项市区两级行政事项,通过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临港新片区率先实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
为支持自贸试验区所在的浦东新区的发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18部浦东新区法规和2部地方性法规浦东专章,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出台19部管理措施,制度创新、开放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针对产业的需求,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断加大制度供给,改变政府的监管方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推出,就是一个例证。
9月26日,记者走进浦东新区学林路上的华领医药。在位于一楼的展示区内,一整面墙的发明专利证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我们的创新药从研发到走向市场,除了自身加大投入加速研制,也离不开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制度的推动。”华领医药药物研发生产部高级副总裁、首席制造官佘劲表示。
佘劲所说的新制度,是指上海自贸试验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在这一制度出台前,创新药企的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存在“捆绑制”,因此,新药研发机构获得新药证书后,要么在自有药厂生产,要么只能将新药技术转让给其他药品生产企业。
而根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许可持有人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新制度让“捆绑”变“松绑”,困扰药品研发机构的问题迎刃而解。
佘劲介绍,华领医药当下III期临床试验的用药不必由华领医药建厂房生产,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他们把药品生产委托给了上海的两家生物医药公司。
这项制度试行后,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实现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肿瘤治疗药获批上市、11个一类新药通过代工生产上市,推进了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特殊物品出入境便利化,打通了CAR-T细胞免疫疗法“两头在外”模式通道。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383亿元。
临港新片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车间里,45秒时间,一辆整车下线。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线的速度。到今年9月6日,这家工厂已下线200万辆整车,从下线第100万辆到下线第200万辆,仅用了13个月。回顾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建设初期,诞生了当年签约、当年奠建、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其实,这更是“临港速度”“上海速度”。“通过串连改并连审批等一系列的调整,促进了项目手续办理速度的大幅提升。”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人员介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体现的速度和效率,是临港新片区转变职能、提升能效的一大典型案例。
对此,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深有感触地说,上海超级工厂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临港新片区的各种制度创新及优质开放的营商环境,“接下来的10年,我们还会以冲刺的速度来跑长跑,并希望带动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这里,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
开放催生改革,开放促动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年来,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不断显现,为上海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超8.4万家,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到账”逾1万美元的实到外资。2022年,浦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0.2亿元、商品销售总额5906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9.5亿元、实到外资110.6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25.1亿元、财政总收入5201.4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5倍、1.5倍、3.6倍、2.4倍、2.2倍、1.8倍和1.9倍,并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74的GDP。临港新片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2%,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7.8%。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