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宇宙的“声音”谱成乐章,首次揭秘黑洞“脉搏”,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天眼”的科研成果频频登上热搜,这一贵州大山深处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以巨目观天的姿态,捕捉遥远的信号。同样,在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暑期档顶流”广汉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一眼千年,定格了古蜀先人对苍穹的向往。不论是光年之外的深空探测,还是千年之前的天人对话,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奔赴一场又一场星辰大海之约。
古往今来,太空都以它的神秘莫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追逐探寻。如果说,好奇是人的天性,那么好奇心则成为人类了解宇宙的驱动器。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从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牛顿“三大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每一种大胆的推测、每一个浪漫的想象、每一次“摸石头过河”的尝试,都在为接近真理而蓄力,也都是与好奇心的双向奔赴。
对历史的好奇,见证了传奇。华夏寻根,叩问来路,是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的好奇,开启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的好奇,创造了意象万千的汉字;没有屈原《天问》中173个问题的好奇,怎会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刚毅执着?没有万户对空中飞翔的好奇,又如何让飞天夙愿在中国人心头萦绕了千年?一段段文明的篇章,亦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而考古学的“手铲释天书”,也正是源于对“我们从哪里来”的好奇。
对科学的好奇,创造着神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距地球64亿公里外拍摄了著名的《暗淡蓝点》。照片中,地球如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太空浩瀚,岁月悠长,宇宙中的未知之域远远超出已知范畴。好奇心让我们发现未知,而科学则让我们打破未知。地球如何诞生?人类是否会离开太阳系?宇宙的边缘又在何方?答案的求解或许永远在路上,而好奇心则成为我们向更远处探寻的动力之源。从我国古代的夜观星象到如今的“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探索未知,步履不停,而我们也正在从未知到已知的“解锁”中,拓宽认知世界的边界,拓展理解宇宙的维度,最终得以在缝隙中窥见辽阔,在坚持中成就神奇。
两段音乐,跨越时空扑面而来。“中国天眼”科研团队,用脉冲星电波波形创作出声波音乐,网友感叹“宇宙的心跳声好震撼”。河南出土的贾湖骨笛,距今8000多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至今能发出乐音,足证七声宛然。彼处脉动,此处音动;那时声动,此刻心动。循着宇宙深处的神秘律动,循着文明肇始的远古笛音,人们的好奇心被打开。而对于勇敢的人,好奇心如同一张多米诺骨牌,会引发连锁反应——这是克服恐惧的勇往直前,是坚持到底的柳暗花明,是危难时刻的团结一心,是奋起直追的百折不挠,是逐梦圆梦的锲而不舍。
此时此刻,不妨仰望星空,头顶是璀璨银河,眼前是历史长河,你我的好奇心,正如这长夜前行中的一束束光,能照亮多远的过去,便能带我们走向多远的未来。
这正是:
斗转星移九月风,星际遨游不是梦。
自古人类皆好奇,无限风光在险峰。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