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三所“交钥匙”学校揭牌 首次开学京雄两地学生“同上一堂课”

张静旖    2023-09-04 10:55:0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9月1日,由北京援建雄安的三所“交钥匙”学校——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以下简称“三校”)揭牌并迎来了首次开学纳新。

从建设配套到开门办学

“孩子们,戴好红领巾,往前走!”早上八点整,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崭新的校门前,校长张欣欣带领老师们热情地向每一位入校的小朋友打招呼。新生走进新学校大门,将在这里开启成长新阶段。

张欣欣校长介绍,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一共可容纳24个班840余名学生。新学期,全体师生努力做好新生入学衔接的教育工作,对标北京史家小学两级三层的课程建设,引进北京史家的优质课程,通过童蒙养正课程,做好一日、一周、一月的阶段性教育,立规成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在学生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后,按照教学计划,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家长吕先生所在单位去年搬迁至雄安新区后,一直关注学校建设进展,“得知招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来报名入学。孩子前几天来参观了学校,回去后非常满意和兴奋。家门口有了北京的好学校,期待孩子能在这里有更大的成长和收获。”

据了解,今年7月,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市北海幼儿园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订委托办学协议,标志着北京援建河北雄安新区的三所“交钥匙”学校从建设配套进入开门办学的新阶段。

从骨干“上门”到双师“连线”

“不在同一间教室,但在同一个课堂。”走进教室,大屏幕、收音器、麦克风、摄像头……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吸引了新同学们的注意。

在京雄两地史家胡同小学“双师课堂”开学第一课的现场,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刘伟男和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许锦帅两位教师带领两地学生“隔空连线”,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双师课堂”,共同讲授《生日中的数学游戏》,两地学生同频共振,深度参与其中。

今年暑假期间,许锦帅老师受邀到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参加集体培训,学习如何使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双师课堂”。开学当天也是她第一次采用这种模式上课。对此她表示:“这既是一种尝试,又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交流。既有与合作老师的一对一交流,又有深入参与团队合作共同教研,双方达成教学理念的共识、优质资源的共享,最终形成点、线、面相融合的合作模式。”

来自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王映老师主动请缨来到雄安,“从2015年开始,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率先开始轮岗交流,这个学期史家集团派出我们“3+1”团队来到雄安,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希望能够辅助雄安与北京学校的对接,助力学校发展”。

据了解,暑期和开学后,学校进行了大范围教师轮训,通过请雄安的教师到北京跟岗培训、派业务骨干“上门服务”、“双师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两地教师互动成长和交流。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新样态的探索,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的发展体系,为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提供坚实的价值与行动支撑,为促成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从创设环境到关注获得

“你好,独一无二的小孩”“我在小二班等你”……9月1日也是雄安北海幼儿园的亲子快乐入园日。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园里参观,沉浸式体验办学环境与质量。

从精美的迎新布置、充满趣味与童真的游园会,到适合小朋友们的台阶高度,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设置的教学设备,再到健康美味的午餐、认真负责的老师们,种种细节无一不体现着园方对于孩子们的关怀和用心。

在相隔不远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首批初一年级新生已经正式开始上课。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书记于鹏斌介绍道,今年的开学典礼以“新生”为主题,不仅寄托了无限的憧憬,更象征着一种破土而出的力量。8月29日,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了全长14公里的“走向四中”远足活动,从雄安门的三贤广场出发,途径悦容公园、市民服务中心,再到启动区,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过程中体验雄安发展的全过程,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成长,共同体验。

开学后,北京四中雄安校区还将组织全体师生走进北京四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届时每名学生都能进班,与北京四中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全天候的学习,真真正正地融入课堂,体验北京四中的文化和魅力。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教委将继续与雄安新区沟通对接,同时协调推动支持保障政策落地,确保三校委托办学顺利推进,推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雄安新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外交部: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 | 我在蓝厅
下一篇:外交部:我们反对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我在蓝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