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面对“最大机遇”,“上进生”安徽交出怎样一份答卷

徐靖 陈浩    2023-08-22 10:24:16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滚滚长江,奔腾不息,尽向东流。

8月2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安徽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会。

总结梳理,是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说,实践充分证明,借长三角东风、搭一体化快车,安徽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全局性的深刻变化。

“皖高峰工作室”具体了解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融入长三角,显著提升了安徽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位势。

安徽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全省经济总量达4.5万亿元,跻身全国前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安徽GDP占长三角比重16.06%,比2018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

全面融入长三角,显著加快了安徽自身优势的转化和释放。

五年间,当地创新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起势,生态资源优势日益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正从内陆腹地变为战略要地,区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以汽车产业为例,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总量的7.7%,同比增长43.6%。其中新能源汽车34.2万辆、占全国9%,同比增长87.8%。

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度拓展了安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这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人口三个“净流入”上。拿资金净流入来看,2022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371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实际到位省外资金比重由2018年的47.8%提高至到58.9%。

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入推动了安徽上下思想观念解放,深入推动了体制机制与沪苏浙等高对接。

五年来,安徽对标沪苏浙陆续出台600多项政策举措,选派2600多名干部人才赴沪苏浙跟班实践,复制推广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171项。

全面融入长三角,有力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和便利共享。

五年来,安徽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41项应用事项“一卡通办”,148个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在群众最“有感”的医疗领域,数据显示:目前,安徽已获批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其中大部分项目与沪苏浙医院携手共建。

很明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作为最后一个全省域“入长”的安徽,获利颇丰,受益巨大。

在三年前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

展望未来,是会议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今天的安徽而言,进一步融入长三角,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板块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径。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强担当,在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先锋,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走在前”。

“皖高峰工作室”了解到,《指导意见》分别设置2027年、2035年总体目标,包括28项具体指标,并围绕区域协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8个领域提出70条具体举措,设置14个重大工程、行动专栏。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显然,这是安徽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的“任务书”。

围绕落实,会上,安徽明确提出“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三是强化开放带动,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四是强化区域联动,加快形成融圈进群的联动发展格局。五是强化生态共治,协同共建美丽长三角。六是强化民生保障,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还安排了一个环节,为全省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秀集体、优秀个人代表和获评“十佳”优秀创新案例的牵头单位代表颁奖表彰。

“以‘最大精力’抓‘最大机遇’。”韩俊说,全省上下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以“上进生”的奋斗姿态创造性推动工作,早日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5个小时的恳谈会,省委书记与民营企业家都聊了啥?
下一篇:担忧国内大米供应?别紧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