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要先从博物馆走起。但是,想必一定也有人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周一兴冲冲起个大早,盘算着去博物馆一探脚下土地的前世今生,不成想却在“闭馆”的标识前吃了“闭门羹”。出门在外,行程往往严丝合缝,乘兴而来难免遗憾而归。不过,好消息来了。这个暑期,从江苏南京到辽宁沈阳,从浙江杭州到甘肃兰州,从四川成都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全国多地知名博物馆表示将调整开放时间,取消“周一闭馆”惯例。
从历史沿袭来看,“周一闭馆”的惯例有迹可循。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已经开始实行周一闭馆的惯例。选择在这一天“闭门谢客”,事实上有着诸多考虑。经过周末两天的大规模客流后,工作日第一天的人流量骤减,这天闭馆可以把对公众观展需求的影响降到最小。与此同时,趁着这会儿“难得的清净”,工作人员有条件对馆舍进行维护,对展厅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修,根据需要调整布展、保养展品等等。可以说,“馆闭人不闲”,“周一闭馆”客观上成为了文博单位调整工作节奏、保证策展质量的一种方式。
明明“相约成俗”,何以“打破常规”?“一票难求”的观展需求是最直观的原因。“定三次闹钟,依然抢不到一张博物馆门票”“数万张门票45秒就空,未来7天全部约满,抢票太难了!”近年来,博物馆的热度攀升。门里门外,蜿蜒的长龙望不到头,攒动的身影摩肩接踵。或是对宏大文明的朝圣,或是对浓厚文化的浸染,或是对当地人文的兴趣……无数人“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在“一眼千年”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历史的追寻和身份的认同。取消“周一闭馆”的做法,可以尽最大努力“开门纳客”,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安放澎湃不息的热情,满足鉴往知来的需求。
从“闭门谢客”的惯例,到“开门迎客”的新规,悄然发生的改变蕴含着更深的思考、更多的启示。世易时移,情况在变化、需求在转移,因时而动、随时而变,何止是博物馆的“开关之道”?朴素的道理可谓比比皆是,就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里,在治国理政的命题中。往大了说,曾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一时一地发展的“经验”,在今天早已走不通;那些总让群众办事跑来跑去的“规矩”,也已经少了踪影。往小了看,婚丧嫁娶的陈规陋习,迎来送往的人情负担,都在时代进步的浪潮里经受着一遍又一遍的淘洗。好在,打破常规惯例,突破思维定势,要的就是革故鼎新的勇气,图的就是“民之所好好之”的效果。
当然,为“周一不闭馆”点赞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角落”。以刚刚宣布暑期实行“周一不闭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数据显示,该馆在暑假期间一天接待1.2万人次,已是原定最大日接待量的三倍;而面对每天60万人次在线抢票,每周增加1.2万个名额,其实也是杯水车薪。以此观之,仅仅通过增加“周一开馆”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全社会井喷的需求,在暑假期间尤其如此。与此同时,当博物馆与观众“天天见”,维护馆舍和展品的时空就被大大压缩,必然给文保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既要增加供给、提升服务,也要合理适度、灵活精准,这是各大博物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答题,也是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这正是:
循途守辙,有迹可循。
因时因势,敢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