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用青春题材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曾宇昕    2023-08-14 19:19:09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近年来,青春题材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话剧《觉醒年代》演绎了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音乐剧《青春ing》上演了一群青春洋溢大学生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电影《热烈》讲述赤诚追梦的青年舞者陈烁在街舞中绽放热烈青春... ...一批批优秀的青春题材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青年昂扬面貌,讲述青春奋斗的故事,勾勒国家社会进步,彰显拼搏奋进精神,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的生动实践。

青春和文艺的双向赋能带来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热。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在创作中融入青春元素,通过青春叙事,诠释个体与国家、青年与时代的复杂际遇,进而通过主流价值引领青年个体信仰价值,激发观众的集体共鸣和广泛认同,实现在思想性、艺术性等多领域的突破。从上星电视剧到网剧,从影院大片到网络电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用青春书写了壮丽的奋斗篇章。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之所以能够受到观众青睐,一方面是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奋斗的影子,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共鸣;另一方面则是观众能从作品中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感召价值,将其转化为不断拼搏前行的动力。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文艺浸润人的心灵,对年轻人尤其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应该记录时代气象,讴歌时代精神,描摹奋斗者的情感与梦想、拼搏与坚守,让青年人从中受益、汲取奋发向上的动力。话剧《红色的起点》中,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触动了当代的青年人,很多年轻观众在观剧后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从另一方面说,奋斗从不是青年一代的专属,影片《热烈》由一群热爱街舞的青年人这一“点”不断向外辐射至家庭、社会等“面”,塑造了奋斗中的社会群像,“惊叹号”舞团的年轻人、开饭店的老板娘、洗车店的打工仔、靠代驾贴补家用的失意中年人等等,这些角色同样栩栩如生,能让银幕前的观众找到自己为生活努力的影子。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最动人的风景,当代文艺创作应继续聚焦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力求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

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青春题材文艺作品要想既叫好又叫座,首先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观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其共性之一是以丰富细节造就真实质感,塑造真实人物,表达真实情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能让观众看到人物是胜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看清信念、勇气、坚守从何而来,进而激发对人生向美向善的追求。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青春励志的故事如何常讲常新?将小众文化转化为大众艺术,这是近年来文艺创作者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比如影片《热烈》选择以街舞文化作为切入点。如何将小众文化拍成大众都看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的影片呢?街舞的呈现便是一个难题。影片找到了优秀的中国舞者来出演,以此保证动作呈现的水准;针对专业的舞蹈动作,设计相应镜头的运镜、剪辑的切分和音乐的配合,力求拍得更有冲击力和带入感。电影最后二十分钟的街舞大赛传达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那敲击心脏的音乐、眼花缭乱的动作以及让空气都跟着热烈起来的氛围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街舞文化的魅力。此外,《棋魂》以曲折情节,刻画了成长路上一群围棋少年的梦想与执着;《旋风少女》围绕跆拳道竞技运动展开叙述... ...这些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不局限一域,而是尝试以小众爱好为切入口,去刻画不同领域的青年人的梦想以及为梦想付出的艰辛历程。

此外,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可搭乘技术创新的快车。新时代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元,新技术、新手段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网络戏剧以及网络短视频的发展,给青春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载体,也扩大了观众的覆盖面。话剧《红色的起点》《抗战中的文艺》展现了一代革命者的青春,并尝试通过“线上线下、双演融合”,以“互联网+”为文艺创作赋能的方式,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文艺创作者应不断探索年轻化的叙事方式和影像语言,找到精准化的表达方式,走进青年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出青年人的青春理想、青春活力和青春奋斗。

未来,期待有更多优秀的青春题材文艺创作聚焦青年人为梦拼搏的故事,谱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引导青年一代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火爆”到“没落”,“微缩景观”乐园的美好何以延续?丨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