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36.34亿元,同比增长3.0%;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7.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澳资企业数量为5688户,同比增长15.3%……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晒出了2023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多项指标表现亮眼,高质量发展起步稳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荒岛,正崛起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粤澳深度合作,在这片热土上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
土地面积不到33平方公里,澳门该如何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时克服“小”的难题?合作区的建设,给了澳门广阔的发展空间。成立近两年来,合作区陆续出台支持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现代金融、文旅会展商贸等四大产业发展政策,并给予澳资企业更大的扶持力度,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新空间,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横琴,已有科技型企业逾万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至2022年底共有注册企业233家,其中61家是澳门企业,“澳门制造”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金字招牌”。琴澳两地金融机构探索深入合作,今年第一季度,合作区金融业增加值达43亿元,占合作区GDP近40%,已成拉动合作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各类文旅会展活动更是丰富多元。
“多年来,我在澳门从事旅游娱乐酒店相关行业,也在寻求企业经营多元化方向。”借着横琴合作区建设的东风,蔡鹏东投资成立分子态(珠海横琴)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横琴合作区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公司旗下各线产品有数百种,热门产品有数十款,销往欧美、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蔡鹏东说。
促进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在横琴总部大厦8楼的人和启邦显辉(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内,从澳门律师黄景禧办公桌旁的窗户望去,左面是横琴,右面是澳门,琴澳融合之景尽收眼底。“我现在是琴澳新青年。”黄景禧这样介绍自己。
出身律师家庭的他,不但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取得内地执业资格,还是合作区首批港澳籍仲裁员。“事务所50多人中有10余人是澳门籍律师。”黄景禧说,从横琴回到澳门的家中只需半小时车程,极大地方便了澳门律师来横琴执业。
今年元旦,首辆成功申请并预约通关的澳门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标志着“澳车北上”正式实施。作为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大政策,截至8月8日零时,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境澳门单牌车55万辆次,越来越多澳门居民畅享“踩一脚油门就能到广东”的幸福感,就业创业空间随之不断拓展。
2019年,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进驻横琴。通过组建专业的工作坊与小组,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加速琴澳两地居民共融。“我们在横琴的服务中心已发展到4个,服务琴澳居民超过50万人次。”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说。
为营造趋同澳门的生活圈,横琴也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加快建设“澳门新街坊”等项目。随着项目年内建成,将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房。“我们将大力推动澳门优质的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延伸到合作区。”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在合作区建筑、旅游、医疗等领域跨境执业的澳门专业人士超过1200人。截至去年6月,澳门居民累计办理居住证8906人,横琴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澳门居民超7.4万人次。
丰富“一国两制”具体实践
岐英堂是澳门一家拥有20年生产历史的口服制剂厂。去年,该公司通过“跨境通办、一地两注”落户到合作区。相比过去注册企业两头跑的情况,新模式让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也让企业更专注于项目的落地和推进上。
“‘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是基于内地和澳门不同体制推动机制对接的全新尝试。”合作区商业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的推行意味着企业只需要在横琴、澳门其中一处进行商事登记,就能通办两地注册。例如澳门投资者可以在合作区澳门办事处内查询、办理合作区相关的商事登记业务,并在现场打印领取营业执照。同样,内地投资者也可在合作区办理澳门商业登记。这一机制的实施,实现了内地和澳门企业在业务范围上的“双向奔赴”。
不只是商事登记机制,从建立琴澳跨境法律服务“一站式”平台到形成趋同澳门的税负环境,再到逐步推进“分线管理”政策,自成立以来,合作区以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勇涉规则衔接“软联通”的改革“深水区”。2022年已完成首批43项改革创新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任务。
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通过规则衔接与深度合作,琴澳联动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落户。“今年内,合作区将全力冲刺封关运作,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届时,横琴的未来更加可期、大有可为。”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