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好莱坞大片遇冷”“国产电影崛起”……“暑期档”票房的经验和启示 | 睡前聊一会儿

孟繁哲    2023-08-10 10:42:10    人民日报评论

今年7月份,国内电影总票房达87.16亿元,创我国影史7月票房新高;票房连续41天破亿,刷新我国影史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纪录。

有人从近些年电影票房的表现中,发现了一个“趋势”:“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风靡,似乎“失灵”了。的确,从中国电影票房前15名榜单来看,2015年好莱坞电影几乎占据了一半;到2019年剩下不到四分之一;而截至今年7月,则仅剩了一部好莱坞影片。“不是炸桥就是追车”“无尽的前传,无尽的续集”“看好莱坞的都是情怀粉”……在观众眼里,熟悉的IP,熟悉的特效,指向的都是“好莱坞大片”受挫—磨练—奋起—获胜的套路,讲述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看多了,会觉得重复有余、创新不足,吸引力下降在所难免。

一面是“好莱坞大片”热度降低,另一面,则是近年来国产电影的崛起。从《我和我的祖国》到《长安三万里》,从《中国机长》到《流浪地球》,从《攀登者》到《长津湖》,可以说,今天的国产电影正在满足更多人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影需求。相比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李白杜甫的人生经历,更加关心大山里的孩子练习拳击的故事,忘不了“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不断提升的特效技术,对时代议题的呼应,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发展,都让国产电影越来越出彩、越来越精彩。

有人认为,一部电影史,就是一部好莱坞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征服史,也是一部“反好莱坞史”。不可否认,直到今天,“好莱坞大片”仍是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性文化产品。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好莱坞制片厂就逐渐摸索出一整套全球发行系统,编导创作者也发展出适宜大银幕观看的故事套路,创作出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IP资源。把目光转向国内,从1994年我国集中引进10部“好莱坞大片”以来,包括“好莱坞大片”在内的进口影片一直是我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随着时代潮流的跃迁,越来越多人的观影态度悄然变化:从仰视到平视,从热烈追捧到客观评价……“好莱坞大片”不再是“高端”“上档次”的唯一选择,“大片”这个词也不再是专属名词。

“看到中间就能猜到结局”,是当下不少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评价。其实,“套路化”是“好莱坞式故事”的一贯特征。西部片的社会环境永远是拓疆时代,犯罪片的社会环境永远是大工业城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个人奋斗终能成功……一位美国电影演员曾这样评价:“同样的服装同样的台词,变化的只是片名。”虽然好莱坞电影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今天的“好莱坞大片”更趋向工业化的大众文化产品,其特点就在于批量生产、商业至上。

当然,电影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工业种类。需要承认的是,“好莱坞大片”成熟的产业模式依然创造着巨大的财富。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好莱坞拥有完整成熟的电影产业链;音乐、游戏、服装、玩具、旅游,除票房外,好莱坞靠电影衍生品赚取高额利润;在海外建立子公司、与当地影视公司合作,影片中植入各地文化元素,好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渠道多元广泛……这样的现象启示我们:电影产业是电影发展的一部分。完善产业,耕耘市场,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影才能不断涌现出来、传播出去。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中国人拍摄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用兵的故事。此后,从民国时的《马路天使》、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董存瑞》《青春之歌》《冰山上的来客》,再到如今佳作频出的国内电影市场……百余年来,尽管审美趣味随时光流变,但我们一直用电影铭刻时代、撰写自我。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恢弘壮阔的现代化实践,呼唤着更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也预示着记录历史、塑造未来的更多可能。

这正是:

光影传奇现银幕,“大片”不限好莱坞。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强降雨后,关注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