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廊桥看“浙”里丨龙泉龙庆桥:历经沧桑岁月 传奇重获新生

窦皓    2023-08-10 10:40:5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

八百里瓯江如画,流经山水古城龙泉。

在丽水龙泉瓯江主源梅溪之上,横跨着一座长虹般的廊桥——龙庆桥。龙庆桥距龙泉城40公里,东侧是龙泉小梅镇,西侧是庆元曹岭。龙庆桥也因此成为小梅、曹岭两地人民的友谊桥。

桥附近的梅溪码头亦是历史上龙泉、庆元通向瓯江上游起始的第一个码头。是时,码头沿岸“帆船如梭”,上百只船在此停泊,来往客商和游客络绎不绝。“不惟是龙庆二县之孔道,且为二浙、八闽水陆交通之要津”,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过往,道不尽的却是它历经坎坷的起伏命运。

村民甘乃平老人记得,孩童时期的他在桥底抓鱼虾,赤身在水里畅游,母亲则在旁边洗着衣服。时过境迁,讲起桥的历史,他娓娓道来,曾经龙庆桥的构造和结构也仍然历历在目。

龙庆桥始建于唐朝末年,宋朝时宰相何执中易其名,将其改称为“济川”,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6)又重建,改名为通福桥,后于光绪三十年改名为寿川桥,民国九年重建后才将最终的名称定位“龙庆桥”。

桥身以石木式结构为主,内部为五孔36间,桥身长140米,高14米,宽5米。桥内有廊屋三十六间,在正中处设有神龛,北边供奉观音,南边供奉韦陀,来往祭祀者络绎不绝,终年香火不断。桥墩是由条石垒砌而成,桥顶有数块雕刻的鹰头镶嵌,交相辉映。

光绪二十年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曾在桥门石刻横匾“龙庆桥”三字,也让此桥得名“状元桥”。

战火纷飞的年代,原本作为交通要道的龙庆桥,又平添一抹传奇的红色。

1934年8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从庆元进入龙泉小梅时,从龙庆桥经过。当时部队在小梅镇休整了两天,红军还在镇街道中心“行宫”召开群众大会,打击野蛮豪横的土豪劣绅,救济贫困农民。1935年至1937年,红军挺进师部队又多次经过此桥,在附近驻扎。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红军桥”。

1947年9月,陈贵芳、张翼率领着中共闽浙边地委游击队130多人,在200多名民兵和群众配合下,利用敌县特务行动大队调防换防之际,通过龙庆桥攻打小梅镇。随后游击队全体进入镇内,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然而,建国前夕,战乱和烈火让这座千余年的古桥被毁。加上之后人为拆除,千年古桥只剩下两个桥墩,偶尔唤起人们对旧时光的记忆。

村民王春法还记得,廊桥烧毁那年,他只有四岁,母亲带他躲进山洞,看见桥上燃起漫天火光——那是他对龙庆桥仅存的印象。倒是母亲常常念叨:龙庆桥何时再重建,咱们能再到桥上走一走。

当地人民,一直期待再次走上龙庆桥。

2010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和庆元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此契机,龙庆桥边民众采用民建公助的形式筹措资金约700万元,翌年11月底,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曹岭村村民邱长平仍记得,通桥仪式当天,梅溪河两岸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在当地传统民俗军鼓和舞龙表演中,人头攒动,大家脸上满是笑颜:那个毁于战乱的龙庆桥,又回来了!

新龙庆桥以钢筋混泥土梁板为桥梁,木制廊屋仍坐落于上部,结构精巧,既不失古朴典雅,又能以微拱式造型突出木拱廊桥特征。新桥不仅还原之前龙庆桥的原貌,更集各地廊桥建筑艺术之长,将龙泉青瓷艺术、庆元木拱廊桥传统技艺和梅岭两地的民间艺术融入于此,行走桥上,处处可见大窑龙泉窑、青瓷传统烧制工艺、龙泉宝剑锻造技艺等文化元素。

一座廊桥、一个码头、一条古街。现在的龙庆桥,已成为当地景区的核心景点。景区融廊桥文化、古镇风情、民俗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龙庆桥则以其独特风姿,屹立于在梅溪之上,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台湖山上白云清,龙庆桥边水色明。三两孩童持小网,绿茵底下捉蜻蜓。”古时黄南私塾先生王倬的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旧时光。龙庆桥是千年历史的见证,跨越的不仅仅是江流,更是岁月。它像一条纽带,维系文明,传承红色之脉,也象征着龙泉开拓外延,迈向新生的道路。(贾万里参与采写)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强降雨后,关注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