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丝路魅力 穿越古今——两岸记者走进甘肃

张盼    2023-08-07 13:52:53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儿时地理课本上有关于河西走廊的内容,我也读到过相关的诗歌,如今身临其境,真有圆梦的感觉。”《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说,在甘肃既能领略壮美风光,又能时时感受到历史和现实的呼应联结,她会通过生动细致的报道,让更多台湾朋友爱上这片土地。

在国台办和中国记协组织下,来自海峡两岸23家媒体的40余名记者近日走进甘肃,在一周多时间内,深入兰州、武威、张掖、敦煌等地,感受穿越古今的丝路魅力。

“好像坐上时光机”

“一眼千年,值得留恋。”此行最受两岸记者关注的采访点当属敦煌莫高窟。鸣沙山下,驼铃悠扬,莫高窟静静伫立,崖壁上735个洞窟、4.5万多平方米壁画、2400余尊彩塑,诉说着千载时光。它凝结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

“在一个个洞窟里,听九色鹿等经典壁画的故事,好像坐上时光机穿越回了古代。”台湾自媒体人李宣说,“没想到一幅幅壁画可以呈现出这么多精彩故事,不同朝代的风格也有差别,这让我大开眼界。”

“敦煌艺术在台湾很受欢迎。”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对两岸记者说,与台湾专家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推动敦煌艺术在岛内展览并走进校园,多年间,两岸关于敦煌艺术的交流合作绵绵不绝。“应该更深入地向台湾朋友介绍敦煌,也欢迎他们实地来看一看,进一步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

“来者何人?家住何方?前往西域有何贵干?”“我从台北来,要去关外卖台湾珍珠奶茶!”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关长”(古代守关官员)李森与台湾中视记者严珮瑜的这番对话,让人顿生“穿越”之感。

“艋镕商贾严珮瑜,西出关塞开展贸易,一路畅通!”李森笑着将“关照”(古代通关凭证)填好归还。台北古称“艋镕”、台南旧称‘承天府’、金门岛曾叫“浯州”……接待过众多台湾游客的李森,早对宝岛各处古地名深谙于心。“不信你们来考考我?”李森朗声笑道。

“眼前美景添美意”

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其图像随后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馆内文创团队打造的“丑萌”奔马玩偶,一经推出便成为爆款。多名大陆记者特地带着此前购买的文创玩偶“回乡省亲”,所到之处如有小小“马队”随行。

在张掖的山丹军马场,玩偶“马队”与奔腾骏马相遇,实现了“梦幻联动”。这里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军马场之一,工作人员骄傲地告诉两岸记者,他们的首任“场长”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军马场夹于祁连、焉支两山之间,控扼河西走廊咽喉要塞。此处驯养的山丹马,伴随汉家将士驰骋在黄河以西的辽阔大地,尽忠职守,保家卫国。

盛夏时节,远眺可见祁连山皑皑雪顶,映衬军马场丰美水草绿意更浓。不远处,更有万顷油菜花金浪接天,诸般风景令人应接不暇。“离离原上草”“天苍苍野茫茫”“祁连山下好牧场”……台媒记者们不禁吟诵起记忆中的诗句和歌词,并感慨正是千百年的文化底蕴、现实中的生态保护,让眼前美景更添“美意”。

“山丹马是老一辈牧马人培育的军马新品种,体质粗糙结实,躯干粗壮,重点是耐高寒耐粗饲。”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生军介绍,马场近年来以山丹马保种和培育速力马为主,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定位,经营项目也以保护生态优先。

微雨初霁,张掖七彩丹霞色彩更显艳丽。面对此处罕见的丹霞地貌、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两岸记者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区讲解员李俊玲说,希望更多台湾同胞能亲眼看到这里的壮美奇观,领略大自然赋予河西走廊的奇妙风采。

“跟着国家政策走”

“采访团哪些是台湾记者,请举个手。”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建华来自台北,兴奋地发现许多“老乡”。1999年,钱建华随多名台湾企业家朋友前来甘肃考察。“恰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我们想把自己的事业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就这样一待就是20多年。”多年来,从投入乡村振兴到发展循环经济、科技农业,钱建华始终坚持“跟着国家政策走”。

“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能为蔬菜水果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也适合发展现代农业。”钱建华说,“农林22条”等惠台措施,也为台商扎根大陆提供利好。“我们现在拥有126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和4座冷库,去年全年销售额800万元人民币,有效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平均每天50人,最多时超过100人,为他们带来每月不低于3000元的收入。”

“希望更多台湾同胞尤其台湾青年多多关注甘肃,关注西北,到这里来看一看。这里天是那么蓝,地是那么辽阔,或许可以找到适合投资兴业及自身发展的项目。”钱建华说。

“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民乐工业园20万平方米的现代智能温室内,鱼骨状排列的串番茄吸引了两岸记者的注意。进口椰子壳打碎制成的椰糠包代替土壤,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幅节约水肥,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台湾农业发展得天独厚,有比较好的条件。在戈壁沙漠发展农业,则需要相当大的努力。”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副董事长马咏睿说,看到当地运用科技来发展农业经济,让他感觉很兴奋。“相信两岸农业科技相互结合,会有很好的发展。”

“这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行程1100公里,大家都觉得很有收获,对甘肃的了解更加全面立体。”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斌华说,记者们生动鲜活的报道,能让台湾同胞从历史的甘肃走进现实的甘肃,并对发展进步的新时代大陆有更多认识。这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互相了解,也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蓄更多正能量。

从敦煌起飞的返程航班上,大陆记者云静望见当地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集热塔,在陇上大地高耸闪耀,她拍照并分享到采访团微信群。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说,近10年间他3次来甘肃,本次采访中光热发电项目的出现让他惊叹。“产业更多元,技术更进步,甘肃这些年,发展真的很快。”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减税负、促融资、稳就业,多个税惠“大礼包”延至2027年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