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举行。
前一天,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戴德梁行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网易等13家企业与机构正式加入示范区开发者联盟,让联盟成员增至64家。
“开发者大会”的概念,因科技企业而兴。对苹果、华为等世界知名科技公司来说,每届开发者大会上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都能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市场预期、牵动消费者心绪,创新的魅力可见一斑。
示范区由上海青浦、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三地共同组成,从诞生起就肩负“无人区里闯新路”的一体化发展使命。企业和各类机构以“开发者”的身份来到示范区,为区域创新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努力成为一座大的‘创新场’和孵化器”
如同科技企业向市场展示成果,今年的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开发者联盟评选出了联盟成员服务示范区的十大优秀案例。
三峡集团出资建设的环元荡岸线贯通示范段环境提升工程,由示范区执委会一体化谋划,青浦、吴江两区共商共建,项目前期联审联批,成为跨域工程一体化建设的经典之作。
由阿里云承建的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项目,是全国首个投入使用的跨省域智慧大脑,在不破坏、不替代青吴嘉三地现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打通链接三级八方的云网基础设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助将青浦区的朱家角人民医院打造为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同”“数据互联互通”3个平台,以及远程“会诊、影像、检验、病理、示教”5个中心。
……
包括这10个案例在内,在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多项关键工作都有开发者联盟成员深度介入,在技术、机制、模式方面积极创新,推动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创出了多项全国“首个”“率先”。示范区形成的112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38项已经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本届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体化示范区要努力成为一座大的“创新场”和孵化器。在一体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开发机制创新、各主体协同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持续用力,着力打造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平台,集聚高端要素资源,试验先进的创新理念,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示范区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实体化运作的跨省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备受关注。”上海市发改委主任、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说,创新发展是示范区的亮色,根据规划,到2035年,示范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区域GDP的比重不低于5%,单位建设用地产出达到每平方公里15亿元,“我们将依托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吸引更多符合示范区定位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3年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参与示范区建设,既是使命责任,更是战略机遇。”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新任轮值执行长、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说,将围绕创新做文章,深化与两省一市的创新合作,在促进制度创新上积极建言献策,在开展技术创新上加强协同攻关,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加大探索力度,助力示范区成为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让创新的星星之火在示范区形成燎原之势”
在今年的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受邀上台演讲,提出了突破“中等技术陷阱”的观点。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来看,突破‘中等技术陷阱’,需要三个条件。”郑永年说,一是必须拥有一大批有能力进行基础科研的大学和机构;二是必须有一大批能够把基础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三是必须有能够支撑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的金融服务。
“我也把基础科研、应用技术、金融服务称为新的‘三驾马车’。”他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三者缺一不可。对长三角来说,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用这新的“三驾马车”突破“中等技术陷阱”。
从此视角看,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以市场化方式加入,正契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基础科研,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应用技术转化,有阿里巴巴、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海仪电等;金融服务,有中金公司、中美绿色基金、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等。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给示范区提出了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要求: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减少建设用地15.7平方公里。
“用规划建设用地的减量倒逼区域转型发展,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靠土地增量扩张的模式,通过强化底线约束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让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以联盟的形式带来示范区的观察者与建设者,有助于示范区选择高品质的合作伙伴,也有助于联盟成员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参与示范区开发建设,提升开放建设的速度。
陈吉宁说,开发者大会、开发者联盟要推动更多场景开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向市场打开创新链、供应链,提出技术需求、产品需求,让各类创新企业参与进来,集聚各方智慧,比选最优解决方案,让创新的星星之火在一体化示范区土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面向市场广撒政府、企业需求“英雄帖”
本届开发者大会现场,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这片19.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
“以华为海思、复旦创新学院等为产业锚点,引进科创研发、绿色金融、人力资源类企业”“对于不同输入源(音频、视频、文本)中的自然语言进行语义分析,准确识别出匹配关键词”“基于场景化与智能楼宇进行链接,可以实现绿色低碳化电梯、智能电梯与人群的自识别交互”……大会上,青浦、吴江、嘉善集中发布了高质量发展需求清单,包括340项合作事项、298个优质岗位。来自政府、企业的需求具体明确,面向市场“广撒英雄帖”。
在示范区平台上,青吴嘉三地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青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74亿元,同比增长14.7%,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54亿元,增长18.0%;吴江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34元,同比增长4.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78,比上年同期减少0.03,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嘉善县地区生产总值434.92亿元,同比增长11.0%,规上民营企业635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76.3%,实现增加值115.36亿元,增长21.5%,民营经济活力显现。
“我们将联合吴江、嘉善,共建创新共同体,加快推动水乡客厅创智引擎、西岑科创中心、同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建设等,全力打造环淀山湖创新绿核。”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说。
“吴江和青浦、嘉善携手共进,共同谱写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通过发布需求清单,期待与开发者、企业家一起,共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流、人才链深度融合。
“建好交通枢纽、快速推进项目,推进联通沪杭苏甬,构建半小时高铁、45分钟城际、1小时高速的通勤圈。”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说,嘉善将进一步与青浦、吴江紧密携手,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共促示范区加速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