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台湾统派人士:“实现中国梦,不能缺少台湾!”

金晨    2023-07-31 10:45:4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第三届“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7月25日至2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党派团体负责人和代表,专家学者及台胞台青代表150余人出席活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统一”主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建言献策。

坚定不移反“独”促统

“反‘独’促统,舍我其谁!”活动现场,台湾新中华儿女学会创会理事长王炳忠的誓言引发两岸嘉宾的强烈共鸣。“当前,两岸要交流、要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王炳忠说,希望两岸同胞可以携手同行,坚定不移反“独”促统。

“台湾民众要看清楚,‘台独’只是民进党骗取选票的假议题,是他们攫取政治利益的提款机。”嘉义市妇女联合会主委萧淑丽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都是中华儿女。“台湾的未来在于尽早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台湾民众有责任、有义务为两岸和平统一、融合发展贡献心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交流研讨议题之一,两岸嘉宾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进行了主题发言。在新党主席吴成典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成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催化剂。“祖国完全统一,谁也不能阻挡。跟着祖国走,是台湾再出发的良机、再繁荣的开始。”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将逐步实现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国家统一意义重大。实现中国梦,不能缺少台湾!”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表示,“台独”勾连外部干涉势力,导致台海面临兵凶战危的险境,我们这一代要肩负起转危为安的重任,把和平统一的志业勇敢、坚定地传承下去。

两岸统一有理有利

去年8月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从多个方面擘划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本次活动期间,两岸嘉宾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文化交流等角度,共同展望了两岸统一后的台湾愿景。

“两岸统一既有理又有利。”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提出,我们要不断扩大联合,呼吁更多台湾民众觉醒。要从历史和法理论述统一的正当性,让台湾民众认同统一“有理”;同时要逐步提出具体的统一愿景和方案,让台湾民众了解统一“有利”,即“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民生福祉”。

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认为,两岸统一将会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年来,大陆接连出台‘31条’‘26条’‘11条’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同台湾同胞和企业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和红利。”她表示,统一之后,台湾的发展空间只会更大,台湾民众也可以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和企业将更有尊严,台湾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我们无论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将更安全、更有保障。”福州市台协会长蒋佩琪说,祖国大陆出台并落实的诸多惠台措施,无不体现同胞之间的手足情深。

两岸犇报社社长陈福裕表示,台湾在芯片、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但民进党当局却倚美谋“独”,出卖台湾利益,导致相关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事实证明,只有祖国的强大和统一,台湾才能在和平稳定中实现更好发展,台湾民众才能真正当家作主。”他说。

汇聚青年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台湾青年绝不能缺席”“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我们义不容辞”“‘台独’是绝路,统一是出路,我们要与分裂势力斗争到底”……在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中,台湾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许多在场的岛内老一辈统派人士欣慰地表示:“反‘独’促统,后继有人。”

“8年前,我决定投身岛内的统一运动,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动摇对两岸统一的信念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台湾青年张玮珊呼吁台湾统派青年要积极站出来,扮演岛内年轻人的引路者,号召更多年轻人投身祖国统一事业,不断壮大岛内爱国统一的生力军。

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籍副教授林哲元看来,台湾青年不能迷恋“小确幸”,而是要追寻“大进取”。“两岸统一之后,台湾青年会有更大的空间施展才华。”他说。

“许多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他们可以讲好‘大陆故事’,让岛内青年认识到大陆的发展和两岸统一的好处。”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恒表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只要两岸青年团结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携手创造更好的前途和未来。

据了解,第三届“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台湾统派团体联合举办,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承办。经过2天的交流研讨,与会嘉宾达成了“坚决反分裂、反干涉”“加强两岸交流融合”等6项共识,传递出反“独”促统的强音。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Z世代体育论坛举办,激发大学生体育热情
下一篇:东方七日谈|会展与产业相互成就,增添高质量发展活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